🎉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TurningBitChain 是什麼?TBC 代幣價格預測
比特幣的原始設計專注於點對點現金系統,其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模型雖確保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卻難以支持復雜智能合約。這使得以太坊等帳戶餘額模型的區塊鏈在去中心化應用領域佔據先機。
隨着比特幣生態發展,擴容和功能擴展成爲核心挑戰。
TurningBitChain(TBC)應運而生——這條基於比特幣原始協議 UTXO 模型的 Layer2 公鏈,從最底層的 TXID 生成方法入手,創新性地實現了純一層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方案,在保證去中心化的同時,解決了無上限擴容的難題。
##技術破局,UTXO 模型的智能合約革命
區塊鏈長久以來的擴容難題催生了多種解決方案,以太坊選擇分片技術,而UTXO 模型憑藉高並發特性成爲擴容的另一條路徑。
然而傳統 UTXO 鏈存在致命缺陷:缺乏原生 Layer1 智能合約支持,無法執行復雜業務邏輯。
TBC 的核心突破在於其獨創的 TuringContract 智能合約架構,首次在 UTXO 模型上實現純一層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
這一方案無需依賴二層網路或修改底層模型,直接利用比特幣原生協議擴展功能。
“中本聰設計的比特幣本就是圖靈完備的”,TBC 通過恢復比特幣禁用操作碼,使原生 UTXO 模型支持了類以太坊的復雜合約功能。
執行引擎 BVM(比特幣虛擬機) 應運而生。BVM 基於比特幣腳本系統進行操作碼恢復和功能擴展,成爲 TuringContract 的運行基礎。
與以太坊的 EVM 不同,BVM 採用“鏈上存儲,鏈下執行”的創新範式。
合約指令以腳本形式存儲在鏈上,實際執行在用戶本地完成。當需要驗證時,任何節點都可基於鏈上數據和腳本復現結果。這種按需驗證機制大幅降低了計算冗餘。
##性能突破,高並發的底層架構創新
TBC 的性能優勢植根於其深度優化的 UTXO 模型架構,實現了三項關鍵技術突破:
並行處理能力。傳統區塊鏈如以太坊需要順序執行交易,而 TBC 的 UTXO 模型支持並行處理不同交易。
測試網數據顯示,TPS(每秒交易處理量)突破 13,000+,遠超過主流區塊鏈。
分層哈希結構。TBC 原創的扁平式分層哈希模型解決了節點間數據傳輸和智能合約中的數據膨脹問題,爲上層應用提供高效存儲基礎。
零確認交易技術。通過 OP_PUSH_TX 技術將交易上下遊數據納入可編程空間,實現 FT(同質化代幣)和 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的瞬間完成。
區塊參數同樣體現性能導向:初始區塊上限達 4GB,並支持動態擴容;採用 FastDAA 難度調整算法確保出塊穩定;目標直指 TB 級區塊容量和趨近於零的手續費。
更顛覆性的是其經濟特性:交易費用隨用戶增長而下降。這與傳統區塊鏈的用戶越多、手續費越高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爲大規模應用鋪平道路。
##生態藍圖,四階段構建比特幣金融層
TBC 的發展路線圖規劃了清晰的生態擴展路徑:
BTCFi 階段(第一階段)。通過 BVM 釋放比特幣參與 DeFi 、NFT 、RWA(真實世界資產)等生態應用的潛力,方法類似 Polygon 對以太坊的擴展作用。
BVM 多鏈兼容(第二階段)。推動 Doge 等更多 UTXO 鏈採用 BVM 標準,並通過 TuringBridge 跨鏈設施實現 UTXO 鏈與 EVM 帳戶模型鏈的互操作。
零手續費擴容(第三階段)。區塊大小進入 TB 級別,交易成本趨近於零,打破“用戶增長導致高費用”的行業魔咒。
Web3 底層公鏈(第四階段)。成爲承載虛擬世界的基礎設施,協助比特幣引領下一代互聯網。
跨鏈能力是生態擴展的關鍵。正在開發中的 TuringBridge 基礎設施將支持高度定制的跨鏈應用,開源應用庫將促進生態開發。
這一架構使 TBC 能夠同時服務比特幣生態和更廣泛的 Web3 世界。
##去中心化與共識,比特幣精神的延續
TBC 繼承了比特幣的核心精神。
共識機制採用與比特幣相同的 POW(工作量證明) 和 SHA-256 挖礦算法,確保區塊生成通過算力公平競爭。
節點治理在網路算力較小時期採用合規的 KYC 挖礦機制,防範算力攻擊風險;節點軟件將在完善開源協議後對外開放。
代幣經濟模型遵循比特幣的公平啓動原則:無 ICO,無 IDO,完全通過挖礦產生。
代幣總量爲 21 億枚 TBC,其中 93.3% 在分叉時已被鎖定(至少鎖定 4 年),僅 6.7% 通過挖礦釋放。
挖礦產出仿照比特幣的 4 年減半機制,預計 4 年後流通量約爲 6,500 萬枚。
這一模型確保早期公平性,同時通過鎖定機制避免流通量短期激增對生態的影響。
##社區與進展,從理念到現實的構建
TBC 的起源可追溯至比特幣擴容論壇,其創始團隊是比特幣大區塊的支持者。
核心成員包括全球密碼學和分布式系統專家,在大區塊及擴容解決方案領域有多年積累。
2021 年 9 月,TBC 底層技術論文發布,奠定理論基礎。
2022 年 3 月,圖靈完備的高性能 Layer1 智能合約 Turing-Contract 正式發布。
2023 年 12 月,Alpha 測試網上線,TPS 突破 13,000。
2024 年 2 月 14 日,TBC 主網正式啓動,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社區增長迅速,主網上線數月內已吸引近百位開發者和近三萬社區成員,主要分布在亞太地區。
礦工節點分布於香港、韓國等地,形成去中心化全球網路。
2024 年 8 月,TBC 發布基於原生比特幣 UTXO 模型的 TuringContract 開發者平台,初期採用邀請制向比特幣開發者開放。
##未來展望
隨着比特幣 Layer2 生態的爆發性增長,TBC 憑藉其 13,000+ TPS 的高性能和獨特的 BVM 架構,已在衆多解決方案中脫穎而出。礦工節點從香港到首爾逐步鋪開,開發者社區在三個月內突破百人。
當未來某天,用戶使用比特幣購買咖啡不再需要閃電網絡復雜的通道管理,而是通過 TBC 鏈上的智能合約瞬間完成時,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單一形象將被徹底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