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Robinhood股票代幣化產品 營銷大於創新的戰略布局
Robinhood股票代幣化產品:營銷大於創新
近期,Robinhood推出的股票代幣化產品在Web3圈引發熱議。作爲一名長期關注區塊鏈技術的觀察者,我認爲有必要對這一產品的實質進行深入剖析。客觀來看,這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活動,而非真正的技術創新。
要點概述
Robinhood此次推出的股票代幣化產品,本質上是一次品牌營銷活動。它主要目的是搶佔RWA這一熱門話題的話語權,但從實際創新角度來看,亮點不多。簡而言之,它將區塊鏈技術更多地作爲品牌宣傳工具,而未能充分發揮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可組合性的核心優勢。
與某交易平台的"數字孿生"模式相比,Robinhood的"合成封裝"模式在法律結構和功能上都存在明顯不足。它本質上是向用戶提供一份衍生品合約,而非底層資產的真正所有權。其聲稱爲歐盟客戶提供美股敞口的功能,完全可以通過傳統金融工具實現,無需借助復雜的區塊鏈技術。此外,諸如"24x7交易"和"散戶投資私募股權"等聽起來頗具吸引力的願景,在現實中面臨諸多障礙,難以落地。
盡管Robinhood憑藉這一產品成功將自身包裝成行業創新者,但其真正意義在於爲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指明了一條可能路徑。這條道路很可能將由那些有能力將Web3的復雜性簡化並封裝在更可控生態系統中的Web2公司來引領。
股票代幣化的四種模式
在深入分析Robinhood產品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股票代幣化的幾種主要方式:
合成資產
這是一種純粹的去中心化金融方案。通過在智能合約中超額抵押加密資產,創造出能追蹤任何現實資產(包括股票)價格的代幣。合成代幣的價格錨定主要依靠智能合約:利用預言機獲取真實世界的資產價格信息,據此結算代幣持有者的損益,確保代幣價值與目標資產價格保持同步。
用戶主要信任的是代碼和經濟模型,賭注在於智能合約系統的穩健性以及抵押品價格的穩定性。
合成封裝
這本質上是一種衍生品策略。用戶購買的代幣實際代表與發行方籤訂的一份合約,發行方承諾按照對應股票的價格波動支付收益。爲履行這一承諾,發行方通常會購買實際股票作爲對沖,但這並非其法律義務。理論上,只要獲得監管許可,發行方也可以通過購買期貨等其他衍生品來替代股票持倉,無需嚴格按1:1比例購買股票。發行方也沒有義務向代幣持有者披露其具體的股票持倉情況。
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完全依賴於發行公司及其背後的監管機構。
數字孿生
這是目前最受認可的模式。發行方每發行一枚代幣,都必須在受監管的托管銀行中實際存入一股對應的股票。用戶持有的代幣相當於股票的"數字認領憑證"。
用戶需要同時信任發行方、托管銀行和監管機構,但通常會有鏈上工具允許用戶隨時驗證托管股票的存在性。
原生數字證券
這是最具革命性的方案。股票不再是鏈下資產的"鏡像",而是直接在區塊鏈上原生發行。區塊鏈本身成爲法定的所有權記錄,完全摒棄了紙質證書和中心化系統。
用戶主要信任的是區塊鏈網路本身以及承認這種形式的法律框架。
Robinhood與競品比較
Robinhood vs 合成資產平台
共同點:兩者都爲用戶提供股票的經濟敞口,而非直接所有權。本質上都是衍生品,旨在復制股票的價格表現。
不同點:核心區別在於信任的基礎。
Robinhood的信任來自機構和監管。用戶相信這家受監管的公司會履行其合約義務。
合成資產平台的信任來自代碼和經濟博弈。用戶相信代碼的健壯性和超額抵押能夠保證合成資產的價值穩定。
Robinhood vs 數字孿生模式
共同點:兩種模式的發行方理論上都持有真實的股票作爲支持。
不同點:
持有股票的目的不同:Robinhood持有股票主要是爲了對沖自身風險,這是一種風險管理手段,並非對用戶的直接法律義務。而數字孿生模式的發行方有法律義務爲每一枚發行的代幣1:1持有並托管一股真實股票。
所有權歸屬和風險不同:在Robinhood模式中,股票屬於公司資產,用戶只是無擔保債權人。如果Robinhood破產,這些股票將用於償還所有債權人,用戶沒有優先權。而在數字孿生模式中,股票被存放在爲用戶利益而設的隔離托管帳戶中,理論上可以與發行方的破產風險隔離,用戶的資產所有權保障更強。
鏈上效用不同:Robinhood的代幣被限制在其封閉生態系統內,無法與外部去中心化金融協議互動。而數字孿生模式的代幣是開放的,用戶可以將其提取到自己的錢包中,用於借貸、交易等,具有真正的可組合性。
Robinhood模式的局限性
技術創新有限
Robinhood提供的功能,即讓歐洲用戶在不直接持有美國股票的情況下也能享受美股漲帶來的收益,完全可以用差價合約或其他衍生品來實現,這種產品在傳統金融領域已存在多年。Robinhood完全可以用普通的中心化數據庫來記錄交易,無需依賴區塊鏈技術。
選擇使用區塊鏈技術更多是出於營銷考慮。在RWA和代幣化概念廣受關注的今天,給產品貼上"區塊鏈"和"代幣"的標籤,能夠迅速吸引眼球,制造新聞,推動公司股價漲,將自身包裝成走在時代前沿的創新者。
去中心化程度有限
盡管Robinhood的股票代幣發行在公共區塊鏈上,但其智能合約中設有限制,只允許在獲得批準的錢包之間轉移。這意味着用戶無法將代幣提取到自己的錢包,無法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也無法用於抵押借貸等去中心化金融應用。這種做法犧牲了區塊鏈的開放性,主要是爲了控制和合規考慮。
信任模型與區塊鏈理念不符
用戶必須完全信任Robinhood。區塊鏈唯一能夠證明的是用戶確實從Robinhood購買了一份合約。但它無法證明Robinhood是否真的購買了股票來對沖風險,也無法保證在Robinhood破產的情況下合約能否得到兌付。
這形成了一個悖論:區塊鏈技術本是爲了減少對中心化機構的依賴而誕生,但Robinhood的模式卻要求用戶將所有信任都寄托在單一公司身上。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區塊鏈來證明交易行爲的意義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一些被過度炒作的功能
24x7全天候交易的困境
雖然Robinhood承諾"24x5"交易,但並未實現真正的"24x7"全天候交易。主要原因在於周末兩天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黑洞"。
做市商面臨的難題:任何交易市場都需要做市商提供流動性。做市商爲了對沖風險,需要在用戶買入代幣時在真實股票市場買入股票。但在周末,主要股票交易所都已關閉,做市商無法進行風險對沖。如果不能對沖,他們就必須承擔全部風險。一旦周末發生重大事件導致周一開盤股價暴跌,做市商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即使在工作日的盤後時間,由於真實股市已經閉市,做市商只能通過股指期貨等工具進行不完美的對沖。爲了彌補風險,他們會大幅提高買賣差價。因此,盤後交易的成本通常較高,流動性也較差,主要適合有緊急需求的用戶。
私募股權投資的局限性
Robinhood曾推出贈送某些未上市公司代幣的活動,引發市場熱議。這類操作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這些熱門公司的股票爲何會被用於贈送;二是既然Robinhood聲稱代幣由真實股票支撐,那未上市私有公司的股票又從何而來?
這些股票很可能來自不透明、價格不公開且流動性極差的"私募股權二級市場"。Robinhood可能通過復雜的特殊目的載體結構,才勉強獲得少量股份。由於數量有限,即便公司未來上市也難以實現良好的流動性,因此被當作營銷噱頭贈送。
私募股權投資向來門檻極高,僅對"合格投資者"開放,主要是因爲其風險巨大且信息高度不對稱。有能力參與這類投資的機構無需依賴股票代碼就能完成交易;而普通投資者被限制接觸這類資產,是因爲他們既不需要也難以承受這種風險。將這類資產代幣化,表面上看是在"普及機會",實際上可能是在向大衆轉嫁本不應由普通人承擔的風險。
總結與展望
盡管Robinhood的股票代幣化產品在技術創新方面乏善可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次高明的戰略布局。
在品牌認知和市場影響力方面,Robinhood成功地將自身與"金融的未來"這一宏大敘事聯繫在一起,這對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意義重大。
Robinhood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他們已宣布未來計劃建立自己的Layer區塊鏈,並支持用戶"自我托管"資產。這意味着當前的封閉生態系統可能只是一個過渡階段,用於積累用戶、測試技術和與監管機構磋商。當這個生態系統真正開放時,我們今天討論的諸多局限性都可能被打破。
這一事件也表明,Web3技術的大規模採用可能離不開Robinhood這樣的傳統互聯網券商。因爲純粹的去中心化金融對普通用戶來說仍然過於復雜。Robinhood的優勢在於能夠將復雜的技術簡化爲普通用戶易於理解和使用的產品。
綜上所述:
Robinhood這次推出的股票代幣,在當前階段確實更多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可以視爲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
但它也像一個楔子,爲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開闢了一條可能的道路。它以一種務實的方式邁出了第一步。真正的革命往往需要循序漸進,而我們正在見證這場變革的開端。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保持清醒、理性分析,既不被華麗的敘事迷惑,也不對未來的可能性持完全否定態度,或許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