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cle Network 是什麼?

區塊鏈世界越來越復雜。用戶需要在數十個錢包間切換,管理不同鏈的原生代幣支付 Gas 費,在分散的流動性中尋找最優交易路徑。

多鏈生態已成爲 Web3 的體驗噩夢。

Particle Network 的鏈抽象技術將這種復雜性從用戶眼前隱去。用戶只需一個帳戶、一種代幣,即可無縫操作任意鏈上的資產與應用。截至 2025 年 7 月,超過 7500 個 dApp 已接入其網路,月交易量突破 3000 萬筆。

##多鏈生態困境,用戶體驗的碎片化迷宮

區塊鏈生態已從單鏈演變爲模塊化架構。如今,200 多條公鏈和 Layer2 網路並存,每條鏈都在爭奪用戶和流動性。

用戶被迫成爲多鏈管理專家:下載多個錢包、持有各種 Gas 代幣、學習跨鏈橋操作。稍有不慎,資產就可能“困”在錯誤的鏈上。

開發者同樣陷入困境。他們需要根據市場熱度而非技術優勢選擇部署鏈,導致應用生態被割裂在數十個孤島中。

“協議通過優先考慮聯合營銷活動、TVL 和市場情緒來決定部署哪條鏈,而不是技術或創新。” E2M Research 在報告中指出。這種生態碎片化已成爲 Web3 向主流擴張的最大障礙。

##鏈抽象解決方案,三合一技術架構

Particle Network 的核心創新在於將鏈抽象技術分解爲三個通用模塊,從根本上解決碎片化問題。

###通用帳戶:跨鏈身分樞紐 基於 ERC-4337 智能合約帳戶構建,用戶通過社交登入(如 Google/Facebook)或傳統錢包創建單一帳戶。該帳戶自動同步到所有支持的區塊鏈,提供統一的地址和餘額視圖。

###通用流動性:全鏈資產聚合 當用戶在 A 鏈有資產卻需要在 B 鏈交易時,系統自動拆分交易路徑,通過原子跨鏈交易完成價值轉移。用戶感覺所有資產都在一個“超級帳戶”中統一管理。

###通用 Gas:費用支付革命 用戶可以使用任意代幣支付任何鏈上的交易費用。系統在後臺自動兌換爲 $PARTI 代幣結算,徹底告別管理多種 Gas 代幣的煩惱。

##發展歷程,從錢包抽象到模塊化公鏈

Particle Network 的演進展示了清晰的戰略路線:

  • 2022 年:Pengyu Wang 和 Tao Pan 創立項目,完成 18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定位爲 Web3 應用後端基礎設施。
  • 2023 年:推出 Wallet-as-a-Service(WaaS)產品,吸引數百個 dApp 集成,成爲 Web3 最大的 AA 基礎設施提供商。
  • 2024 年上半年:完成 1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明確“鏈抽象”戰略定位。
  • 2024 年下半年:啓動激勵測試網,與 56 條鏈達成合作,推出 BTC Connect——比特幣生態首個帳戶抽象協議。
  • 2025 年:通過 Binance Launchpool 進行首次代幣發行(IDO),主網上線籌備完成。截至 7 月,網路已保障超 30 億美元資產安全,累計處理交易超 5000 萬筆。

市場表現與生態拓展,構建跨鏈聯盟

Particle Network 的市場數據證明了其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 鏈支持:覆蓋 70+ 區塊鏈網路,包括 EVM 鏈、Solana 和比特幣生態。
  • dApp 集成:超過 7500 個去中心化應用接入系統,涵蓋 DeFi、GameFi 和 SocialFi。
  • 用戶規模:激活錢包超 3500 萬個,月活躍用戶達 450 萬。
  • 交易規模:月均處理 3000 萬筆交易,高峯期單日交易突破 150 萬筆。

其生態合作夥伴陣容同樣令人矚目:

  • 公鏈夥伴:Linea、Avalanche、Mantle、NEAR Protocol、BNB Chain 等 56 條鏈。
  • 機構支持:Polychain Capital、Animoca Brands、Binance Labs 等頂級風投注資超 2500 萬美元。
  • 比特幣生態:通過 BTC Connect 整合 UniSat、BitGet 等比特幣錢包,連接比特幣 Layer2 網路 Merlin Chain 的 40 億美元 TVL。

##技術架構創新,雙重質押與模塊化設計

Particle Network 的底層架構融合了多項前沿技術:

###模塊化 Layer1 架構 基於 Cosmos SDK 構建,充分利用區塊鏈間通信(IBC)協議實現跨鏈互操作。該設計將驗證和數據可用性等關鍵功能外包給專業服務商,保持網路主權。

###雙重質押安全模型 創新性地結合 Tendermint 權益證明與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機制:

  • 一個質押池使用 Particle Network 原生代幣
  • 另一個使用 EigenLayer 的 ETH 委托池 雙池節點必須獨立達成共識,極大增強了網路安全性,減少了對原生代幣的初始安全依賴。

###數據可用性聚合 採用獨特的 AggDA 模型,集成 NEAR DA、Celestia、EigenDA 和 Avail 等數據可用性提供商,確保網路高效穩定運行。

實際應用場景,鏈抽象落地實踐

Particle Network 的技術已在多個領域產生實際影響:

###UniversalX:全鏈 DEX 體驗 作爲首個基於通用帳戶的全鏈 DEX,允許用戶用 Ethereum 的 USDT 直接購買 Solana 的 SPL 代幣。其特性包括:

  • 零 Gas 預充值:使用任意代幣支付 Gas
  • MEV 保護:通過閾值籤名技術防止搶跑交易
  • 全球法幣入口:支持信用卡購買多鏈資產,覆蓋 156 個國家

###遊戲資產無縫流通 在 FunPlus 和 Ultiverse 等遊戲中,玩家無需關心資產所在鏈,可直接用 Polygon 上的裝備兌換 BNB Chain 上的代幣。集成 Particle 的遊戲用戶留存率提升 40%,交易摩擦成本降低 70%。

###比特幣生態整合 通過 BTC Connect,比特幣持有者可以使用 UniSat 等原生錢包直接交互 EVM dApp,參與 DeFi 活動而無需轉換資產或管理新私鑰。

代幣經濟與治理,$PARTI 的多重功能

$PARTI 代幣是 Particle Network 生態系統的核心要素:

  • 總供應量:10 億枚
  • 初始流通量:2.33 億枚(約佔總供應量 23.3%)
  • 核心功能:
    • 通用 Gas 代幣:所有跨鏈交易費用最終以 $PARTI 結算
    • 網路安全:通過雙重質押機制保護模塊化 Layer1
    • 治理權利:持有者可參與網路發展決策
    • 流動性激勵:作爲跨鏈原子交換的中間代幣,流動性提供者賺取交換費

代幣分配兼顧多方利益:團隊與顧問佔 12.11%,私人銷售佔 24.39%,社區增長佔 40%,IDO 佔 5%,儲備佔 5%,其餘用於流動性、空投等激勵措施。

##未來展望

鏈抽象不是烏托邦。在 Particle Network 支持的交易所 UniversalX 中,用戶用 Ethereum 上的 USDT 購買 Solana 上的 meme 幣,系統自動處理跨鏈路由和 Gas 代幣轉換——用戶看到的只是“購買成功”的提示。

隨着 Coinbase 新推出的 Base 鏈上周宣布接入其通用帳戶系統,Particle Network 的跨鏈版圖已覆蓋比特幣、EVM 鏈和 Solana 等主流生態。當開發者只需 3 行代碼就能調用全鏈流動性時,Web3 的 “一個帳戶走遍天下”時代終於到來。

PARTI2.4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