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從科技精英到Meme幣玩家:一位資深投資者的經驗與洞察
從互聯網巨頭到加密世界:一位創業者的 Meme 幣投資之旅
Justin 曾是一名互聯網大廠員工,如今已全身心投入加密領域。作爲創業者和加密狂熱分子,他不僅在 PEPE、Degen、TRUMP 等熱門項目上取得了豐厚回報,還從市場波動中汲取了寶貴經驗。
在這次獨家專訪中,Justin 分享了他從傳統科技公司到加密貨幣領域的轉變歷程,深入探討了 Meme 幣的投資策略、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無論你是 Meme 幣新手還是資深玩家,相信都能從中獲得啓發。
第一部分:科技精英躍入加密領域
從大公司到全職加密,你的親朋好友如何看待這一決定?他們對 Meme 幣有何看法?
我更願意將自己定位爲一名加密狂熱者,而非"從大廠辭職創業的人"。加入前公司之前,我就已決定長期深耕加密領域,但認爲自己需要積累更多技術和團隊協作經驗。當時該公司還設有加密團隊,匯聚了許多業內大牛,包括某知名項目的元老和某編程語言的開發團隊。然而,隨着熊市來臨,公司砍掉了所有區塊鏈相關業務,轉而專注於元宇宙和人工智能。
在職期間,我將大部分收入和股票轉換成加密貨幣,業餘時間也在加密領域探索各種DeFi、NFT、SocialFi和Meme項目。2023年,我們作爲華人在紐約舉辦了首場千人規模的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大會,邀請了衆多明星項目。這些經歷爲我後續的創業之路奠定了基礎。
家人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是"似懂非懂,但全力支持"。我父親甚至會主動搜尋新聞,每當看到某些Meme幣出圈時就會詢問我是否參與了投資,這種關心讓我覺得挺溫馨的。
他們是否支持你全身心投入加密領域?
起初他們有些猶豫,畢竟放棄優厚的工作待遇去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業確實存在風險。但人生就是由一個個選擇組成的,不可能既要穩定收入,又想抓住每一個潛在機會。我向他們闡述了加密貨幣的長期發展前景,最終他們尊重了我的決定。我父親甚至還讓我幫他購買一些比特幣。
你在 Meme 幣投資上的整體表現如何?周圍人對此有何看法?
總體來說是盈利的,但虧損的 Meme 幣數量其實比盈利的多。我的核心策略是:如果看好某個 Meme,就會重點投入,比如 2023 年的某青蛙幣,2024 年的某名詞幣,2025 年的某名人幣。這樣即使大部分 Meme 歸零,押中的那幾個也足以實現整體盈利。
我見過很多朋友採取"廣撒網"策略,每個熱門 Meme 都小額參與,確實可能押中百倍幣,但由於倉位過於分散,最終收益往往一般,反而錢包裏堆滿了歸零幣。
在進入 Meme 賽道之前,你是否遇到過一些挫折?
Meme 投資是一門"綜合學科",需要了解熱點、情緒、文化、投資技巧,還要對自己有清晰認識,這些要素環環相扣。過去兩年,我最大的收獲是認識到------市場讓人虧錢的方式,遠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第二部分:Meme 幣現狀探討
某知名人士分享寵物照片引發某公鏈上 Meme 熱潮,你和身邊朋友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這位人士觀察到鏈上交易量的趨勢,希望借機提升該公鏈的活躍度,但社區反應卻不太積極。因爲他沒有明確指出哪個相關代幣是官方認可的版本,導致市場上瞬間出現了大量同類代幣,不僅割韭菜嚴重,還分散了流動性。
從營銷角度來看,這次操作確實成功提升了該生態的熱度。但問題在於,散戶的情緒主要取決於是否盈利,許多人虧了錢自然會引發不滿。這種模式短期內可以制造話題,但長遠來看可能會損害用戶信任。
該公鏈生態的 Meme 幣還有可能大火嗎?
機會肯定是有的,但還需要時間。該生態的基礎設施目前還無法滿足 Meme 交易的需求,比如交易速度、基礎設施、穩定性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其他一些公鏈也是經過多次優化才達到今天的使用體驗,而這次事件顯然暴露出該公鏈還沒有充分準備,導致相關交易平台和錢包出現卡頓、滑點高、穩定性差等問題,給用戶帶來了諸多不便。
此外,該公鏈需要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而不是簡單復制其他公鏈的成功經驗。某公鏈有專門的平台讓 Meme 發行標準化,聚合流動性,帶動了整個交易工具生態。這個公鏈也需要類似的創新點。我認爲人工智能可能是一個潛在方向,特別是 AI 應用,如果能孵化出 AI 時代的創新平台,可能會盤活整個生態。
某國總統曾爲 Meme 幣背書,隨後項目跑路,你如何看待這一事件?
這位總統可能是看到其他名人幣的熱度,想結合加密貨幣促進本國經濟,同時爲私營企業融資。項目方可能也承諾了一些利益分成。但他可能沒有預料到後續幣價崩盤會引發如此大的輿論風波,於是迅速撇清關係。
你身邊的加密交易員或投資機構如何評價這件事?
很多鏈上高手和創始人都損失慘重,估計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大家對這位總統刪除相關言論感到憤怒,因爲國家級領導人的背書讓他們敢於大額投資。但加密市場就像賭場,每條信息都會影響決策,關鍵是你能否預判並應對新信息,比如當看到刪帖時,你是選擇止損還是加倉?
最重要的是,交易員不能因爲虧損而產生"損失厭惡"心理,想着通過抄底來彌補損失,而是要像看到首次發布消息時一樣,冷靜分析是否應該繼續持有或止損。交易的本質就是爲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
"國家級背書"會成爲 Meme 幣的新常態嗎?
如果短期內多個國家級 Meme 幣都重復"上線暴漲-暴跌歸零"的模式,這種玩法就難以持續。虧過錢的人不會再上當,後來的國家也會更加謹慎。
要想長期存在,必須找到可持續的經濟模型和玩法,否則就會像某些數字藏品一樣,經歷短暫火爆後迎來崩塌。
第三部分:普通用戶如何參與 Meme 投資?
許多 Meme 幣投資者表示"明知是賭博,但就是忍不住參與",你如何看待這種心態?
Meme 幣給人一種"草根逆襲"的刺激感,這與賭場吸引人的機制類似,但 Meme 的漲跌幅度遠超賭場,甚至讓傳統賭博顯得有些乏味。盡管大多數人最終可能虧損,但百倍、千倍的暴富故事,仍然會讓人相信"下一個幸運兒可能就是我"。即便虧了,也會繼續嘗試,因爲害怕錯過機會的心理在作祟。
但參與歸參與,有策略地投資才能在市場中長期生存。真正的交易者會精心挑選有潛力的標的,而不是看到每個 Meme 就盲目投入。同時,設定明確的止盈止損策略,才不會被市場情緒左右。
作爲普通投資者,如何判斷哪些 Meme 幣有潛力,哪些純屬騙局?
由於時間限制,我很少能長時間盯着電腦,持續關注新上線的 Meme 幣。因此,我更傾向於選擇生命週期較長的中長期 Meme 項目,這需要對項目的敘事、籌碼分布、風險收益比,以及社交傳播潛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在敘事方面,關鍵是看項目能否吸引足夠多的關注,並引起共鳴。如果主題過於小衆,雖然不一定不好,但發展空間有限,難以廣泛傳播。而一些家喻戶曉的IP也未必適合作爲 Meme,因爲可能缺乏新鮮感。這兩點缺一不可。
在籌碼結構分析中,需要判斷項目是否存在莊家操縱。通常,大資金錢包一定會出現在持幣排名前100,所以可以重點關注這些地址,尤其是在幣價橫盤時期,莊家最有可能趁機吸籌。
做市商錢包主要通過交易頻次來識別,它們的作用是在高位派發籌碼、低位護盤,並逐步抬高底部,同時吸收散戶割肉時釋放的籌碼,將籌碼轉移給長期持有者和大戶。
交易量也是判斷莊家實力的重要指標。我常用"交易量/市值"這個比率來評估,如果該值長期保持在1以上,說明這個項目背後的資金依然很強勢。
每次發現一個被操縱的項目時,我會記錄下相關地址,未來可能會再次用到,這類似於追蹤聰明錢的方式。
在評估風險收益比時,需要基於對項目敘事的判斷給出一個目標估值。例如,某花生項目可能達到10億美元級別,而某政治人物相關項目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級別。根據當前市值和你的目標估值,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以及應該投入多少倉位。比如,我最近看好的一個項目叫Dogshit2,我認爲它至少能達到1億美元市值,而當前只有200萬,這讓我看到了50倍的漲空間,因此會選擇投入一定倉位。
在社交傳播力方面,需要快速判斷這個項目在社交媒體上受到哪些人關注,並推測它們之間的傳播關係,分析哪些潛在的圈子或意見領袖可能在未來關注到它。這需要對 Meme 核心圈的意見領袖影響力有一定了解。投資者可以使用一些專業工具,分析各種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輔助判斷項目的傳播潛力。
許多 Meme 投資專家總結了不少優秀的投資建議,建議大家多加學習和參考。
你個人如何評估一個 Meme 項目?是否有設定止盈或止損規則?
我的評估過程分爲幾個階段:獲取信息 → 評估 → 投資 → 止盈/止損。
在信息獲取方面,我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信息,並確保信息質量。我經常參與一些核心玩家的討論羣,關注優質意見領袖的社交媒體動態,確保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優質項目。此外,我也會密切關注鏈上數據,盡量不錯過潛在的投資機會。
在快速評估階段,發現有潛力的項目後需要迅速做出判斷。社交媒體上的共同好友是一個很有幫助的判斷維度,這需要你的關注列表經過良好訓練,多關注優質意見領袖,不斷積累高質量信息源。這是判斷項目質量的關鍵。然後,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評估敘事、籌碼結構和風險收益比,再決定是否投資及投資規模。
我的止盈止損策略是:翻倍或三倍時先回本,剩餘部分按照理想估值分階段止盈。Meme 市場變化太快,我不會設定固定的止盈止損標準,而是結合市場情緒實時調整。例如,某國總統突然刪除相關言論的情況是無法提前預測的,遇到這種突發事件時,必須立即止損,不要猶豫。
如果讓你給 Meme 投資者3條生存建議,你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