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加密貨幣應用進軍主流市場的三大關鍵
加密貨幣應用的三大關鍵真相
近期,World公司創始人展示了其最新戰略規劃,引起業內廣泛關注。盡管利用政策優勢進軍美國市場備受矚目,但真正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向主流消費場景的快速滲透。這標志着加密貨幣正式擺脫小衆標籤,真正進入日常商業領域的激烈競爭。
World的這一戰略相當大膽:邀請美國民衆通過虹膜掃描獲取"真人認證標識"這一舉措存在不小挑戰,即便承諾保護隱私也可能難以說服大衆(且時機可能尚不成熟)。然而,他們在過去三年中已悄然爲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做好了充分準備。
1. 產品價值先行,代幣激勵隨後
World早期也曾採用代幣激勵拉新用戶的傳統方法。這種被視爲"比特幣成功模式"並被衆多項目效仿的路徑,實際上混淆了因果關係。World在初期測試中就遇到了問題——過度激勵確實吸引了用戶,但也招致隱私倡導者和部分開發者的批評:"這不是真正的增長,而是用收益掩蓋問題。"
比特幣之所以能發展至今,是因爲它從一開始就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資產邏輯:去中心化、總量固定、不受央行控制。誠然,礦工獎勵和價格飆升吸引了早期投機者,後來也吸引了機構和國家參與。但真正留下來的建設者,看重的是它作爲一種全新資產與支付系統的潛在變革性。
那些簡單模仿這種模式的項目,如今大多已成爲加密世界的"歷史遺跡"。
加密領域同樣需要遵循基本的經濟規律。如同任何創業項目,先開發出實用可行的產品,再利用代幣解決初期推廣或生態激勵問題。否則,再精細的經濟模型也只是紙上談兵。
Blania這次提出了三個現實問題:社交、遊戲和信用領域中人機難辨的困境。他隨即展示了World的"真人驗證"系統,解釋了爲什麼值得用戶通過虹膜掃描獲取"真人身分"憑證。
在AI迅速滲透各個領域的時代,我們遲早都將面臨身分認證的需求,World只是搶先一步。
2. 應對"基礎設施反轉"挑戰
早期加密熱潮時,我們都熱情參與其中。我在MIT設計比特幣實驗時,曾樂觀地認爲兩三年內就能徹底改變支付和金融體系。十年過去,我們才剛剛起步。
要將加密產品推向更廣泛的市場,就必須滿足傳統用戶和商家已經習慣的體驗要求。這意味着需要在舊系統和新技術之間搭建橋梁。而這座橋梁,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純粹主義者"眼中不夠理想的妥協。
但這個階段是無法避免的。必須經歷一段"新舊並存"的尷尬期——Andreas Antonopoulos將其稱爲基礎設施反轉(infrastructure inversion)。想象一下:撥號上網佔用電話線、第一輛汽車在石子路上艱難行駛,這些場景聽起來都不那麼和諧。
這種"技術過渡期"使得新系統在初期難以大規模推廣,只能在特定領域中作爲補充,難以完全顛覆現有體系。AI領域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World最初也試圖跳過這個階段,將代幣作爲核心直接推廣。但現在的新版本徹底改變了策略:擁抱"基礎設施反轉",回歸產品實用性,走得更穩健深入。
不要幻想能創造出一個全球通用的錢包,卻不與現有系統對接。資金的存入和取出必須像PayPal當年revolutionize在線支付一樣順暢,否則如何實現主流化?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新版World App一上線就集成了主流支付系統。信任、熟悉和實用性,一步到位。正是因爲它願意"向後兼容",才爲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了觀察和嘗試的機會,而不是直接被淘汰。
這種思路也正在悄然推動加密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未來,這些技術可能會成爲主流,但在此之前,它們需要先在現有框架內"借道前行",逐步完善流程,最大程度減少摩擦。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加密機制(包括經濟模型)只有在規模化後才能發揮其真正威力。但要實現規模化,首先需要吸引用戶參與。如果連基本的用戶體驗都無法保證,再完美的模型也難以發揮作用。
3. 加密技術的成功關鍵在於實際應用
與所有新技術一樣,加密技術的成功並非必然。不要輕信那些過於樂觀的預測。更具體地說,"去中心化"這一加密技術的核心理念和最具顛覆性的貢獻,從來都不是板上釘釘的事。
穩定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爲了與傳統金融系統對接,加密世界創造了這樣一個工具,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新的挑戰:中心化管理和封閉網路的問題再次浮現。
我傾向於相信開放架構最終會勝出,但不要忽視,那些"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讓出市場。
Blania和他的團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押注:他們相信用戶會重視數據的去中心化控制權,也相信企業會在這個系統上構建更好的用戶體驗。去中心化身份一旦挑戰現有格局,將面臨巨大阻力——中心化系統在用戶體驗和功能上天然具有優勢。
因此,如果World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首要任務是說服用戶願意提供自己的生物識別數據。美國市場的反應很快就能顯示他們能否在"隱私保護"和"便利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當然,採取一種更溫和的方式可能更明智:比如先推出一個大家熟悉的"認證標志",可以在常用應用中解鎖額外功能。不必一開始就要求用戶直接面對虹膜掃描設備。但這種做法可能會降低身分認證的可靠性,容易被濫用或規避。
Blania的判斷可能是正確的。在這場與AI的持續較量中,只有高度可靠的生物識別技術,才能真正提供不可僞造的真人證明。但這並不意味着他不能採取更溫和的方式,避免一開始就給用戶太大壓力。
短期內,爭取空投獎勵的用戶可能會踊躍參與,但這種激勵效果通常只能維持幾天,一旦補貼停止,熱度就會迅速下降。真正可持續的增長,來自於日常使用中的實際價值,這正是他們的真正機會所在。
如果World App能通過優秀的支付體驗吸引用戶,再加上全球範圍內便捷的資金出入渠道,那麼它就可能真正實現突破。
總結
目前來看,他們已經把所有籌碼押上了臺面。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只有一個問題:
加密技術能否真正進入主流市場?
無論World這次嘗試最終成功與否,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加密項目能夠將注意力從"代幣經濟學"和"價格波動"轉移到開發真正有實用價值的產品上來。
因爲這種轉變雖然可能不那麼引人注目、不那麼熱鬧,但它是整個行業想要進入主流市場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