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同態加密:區塊鏈隱私與可擴展性的突破性技術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同態加密(FHE)的發展與應用

全同態加密(FHE)自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以來,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其核心理念是在加密數據上直接進行計算,無需解密。早期僅能實現簡單的加法或乘法運算,被稱爲部分同態加密。2009年,Craig Gentry的突破性研究實現了在加密數據上執行任意計算,標志着全同態加密時代的到來。

FHE作爲一種先進的加密技術,允許在密文上進行計算而無需事先解密。這意味着可以對加密數據進行操作並生成加密結果,解密後的結果與對原始數據直接操作的結果一致。

FHE的核心特性包括同態性、噪聲管理和無限操作能力。同態性確保了對密文的加法和乘法操作等同於對明文的相應操作。噪聲管理至關重要,因爲每次操作都會增加密文中的噪聲,過大的噪聲可能導致計算失敗。與部分同態加密和某種同態加密不同,FHE支持無限次的加法和乘法操作,使其能夠在加密數據上執行任意類型的計算。

然而,FHE面臨着計算效率的挑戰。密文計算可能比明文計算耗時10,000到1,000,000倍。只有當可以在密文上進行無限次加法和乘法時,才真正實現了全同態加密。

全同態加密(FHE)的進展與應用

FHE在區塊鏈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它可能成爲解決區塊鏈可擴展性和隱私保護問題的關鍵技術。通過將完全透明的區塊鏈轉變爲部分加密形式,FHE可以在保持智能合約控制的同時提升隱私保護水平。這種方法有望實現加密支付、隱私遊戲等應用,同時保留交易圖以滿足監管需求。

FHE還可以改善現有隱私項目的用戶體驗。通過隱私消息檢索(OMR)技術,FHE允許錢包客戶端在不暴露訪問內容的情況下進行同步,解決了一些項目面臨的餘額信息檢索延遲等問題。

雖然FHE本身不能直接解決區塊鏈可擴展性問題,但將其與零知識證明(ZKP)結合可能爲可擴展性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可驗證的FHE可以確保計算正確執行,爲區塊鏈環境提供可信的計算機制。

FHE和ZKP是互補技術,各自服務於不同目的。ZKP專注於可驗證計算和零知識屬性,而FHE則允許在不暴露數據的情況下對加密數據進行計算。將兩者結合雖然會顯著增加計算復雜性,但在特定用例中可能帶來獨特優勢。

目前,FHE的發展進度大約落後於ZKP三到四年,但正在迅速趕上。第一代FHE項目已開始測試,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推出主網。盡管FHE的計算開銷仍高於ZKP,但其大規模應用的潛力正逐步顯現。

FHE的應用面臨一些挑戰,包括計算效率和密鑰管理。自舉操作的計算密集性是一個主要瓶頸,但隨着算法改進和工程優化,情況正在逐步改善。對於特定應用如機器學習,不使用自舉操作的替代方案可能更爲高效。密鑰管理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涉及驗證者羣體的閾值密鑰管理方面。

加密風險投資公司對FHE領域表現出濃厚興趣。閾值FHE(TFHE)將FHE與多方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結合,開創了新的應用場景。FHE的開發者友好性,特別是支持使用Solidity進行編程,使其在應用開發中既實用又可行。

FHE技術的法規環境因地區而異。雖然數據隱私普遍受到支持,但金融隱私仍處於灰色地帶。FHE有潛力增強數據隱私保護,允許用戶保留數據所有權並可能從中獲益,同時保持社會效益如定向廣告。

隨着理論研究、軟件開發、硬件優化和算法改進的不斷推進,FHE預計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取得顯著進展,從理論研究階段過渡到實際應用階段。

全同態加密(FHE)的進展與應用

全同態加密技術正站在革新加密領域的前沿,提供先進的隱私和安全解決方案。隨着技術的持續進步和風險資本的持續關注,FHE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解決區塊鏈可擴展性和隱私保護的關鍵問題。隨着技術的成熟,FHE有望開啓新的可能性,推動加密生態系統中各類應用的創新發展。

FHE-9.4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空投疲劳症vip
· 10小時前
快进到每年都有新的fhe币来收割
回復0
SatoshiNotNakamotovip
· 10小時前
听起来就头疼
回復0
Ser_This_Is_A_Casinovip
· 11小時前
这技术顶的也太晚了吧?
回復0
巨鲸跟踪者vip
· 11小時前
这玩意能帮我隐藏钱包嘛?
回復0
MEV受害者协会vip
· 11小時前
加密个瓜,穷要饭还想着隐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