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探討DeFi發展極限:加密規模法則的啓示
加密規模法則:探討DeFi的發展極限
大模型領域的規模法則似乎正在超越芯片行業的摩爾定律,快速消耗其增長潛力。如果各個領域都存在規模效應的上限,那麼區塊鏈行業也不例外。在以太坊Layer進入發幣階段、Layer 1重新成爲焦點的當下,我們不妨借鑑規模法則,探討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極限。
全節點規模的硬性限制
從全節點數據規模入手,我們可以看到各公鏈之間的差異。Solana目前擁有約1500個節點,在去中心化和共識效率之間尋求平衡,其400TB的全節點數據量位居公鏈/L2之首。相比之下,以太坊自2015年創世以來,全節點數據量僅爲13TB左右,遠低於Solana。而比特幣更是將數據增長嚴格控制在硬件擴張曲線之下,643.2GB的數據量堪稱藝術品。
硬件領域的發展也面臨瓶頸。CPU、GPU和存儲技術的進步正在放緩,這意味着公鏈底層硬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可能維持現狀。面對這一挑戰,以太坊專注於生態優化和重構,而Solana則繼續追求極致性能,但400TB的節點規模已經難以讓個人參與者負擔。
代幣經濟系統的極限
以以太坊爲基準,我們可以粗略估計公鏈經濟系統的極限在3000億美元左右。這並非絕對上限,而是當前市場的最優解。從《規模》一書中引入超線性和亞線性規模縮放概念,我們可以觀察到以太坊價格走勢中的這兩種現象。
DeFi收益率也呈現出一定規律。從UST的20% APY到當前某些穩定幣項目的5%左右,DeFi收益捕獲能力正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萬億級RWA資產上鏈可能會進一步降低DeFi平均收益率,符合亞線性規模縮放法則。
結語
區塊鏈發展十餘年來,公鏈間的差異仍未完全彌合。比特幣日益與鏈上生態脫節,而鏈上信譽和身分系統的不成熟導致超額抵押模式成爲主流。穩定幣和RWA本質上是鏈下資產的槓杆式上鏈,反映出鏈下資產仍具有更高可信度。
在當前的鏈上規模法則下,我們可能已經觸及到某種增長極限。無論是DeFi的繁榮還是以太坊的誕生,都僅僅經歷了短短幾年時間。未來區塊鏈技術如何突破這些限制,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