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916
vip
幣齡1.6年
最高等級4
用戶暫無簡介
從上次慢慢開始研究Near @NEARProtocol生態後,發現Near生態也慢慢的熱度上來了,大家有時間的也可以看看這邊!
今天再來和大家聊一個上面的項目,就是@intellex_xyz,也是要在Near鏈上即將TGE 了,代幣名字叫 $ITLX ,一起來仔細看看吧!
一:先來看看項目的背景
Intellex 不是新團隊,5 年前就做企業 AI,幫大公司搞定不同系統協同的事。
比如給溫迪漢堡弄過庫存和供應商配送的自動同步,不用人工傳表格;服務過雀巢、普利司通這些大牌子,單 Web2 時期一年就賺上千萬美元。
後來轉做 Web3,主要是因爲企業裏的 AI 系統太多,但數據不互通,各管各的,比如雀巢的庫存 AI 和順豐的物流 AI 想合作調貨,不光要籤一堆協議怕數據漏了,就算成了,誰出力多、該分多少錢也說不清。
而區塊鏈的 “改不了” 和 “用 token 算帳” 正好能解決這倆問題。所以他們就把之前驗證過的協作辦法搬到鏈上,做了個 “AI Agent 跨鏈協作的底層協議”,所以這就是 Intellex 的由來。
二:項目的願景是什麼?
現在大家對 AI 的印象,大多還是 “單個 AI 幫着做點事”,比如智能客服答問題、AI 自動寫文案。
但 Intellex 想做的不止這些,他們想讓 AI 能像人組隊一樣:有分工、能記住事、靠譜,就算來自不同公司、不同系統,也能一起把復雜的事辦了
TOKEN-4.27%
AGENT-3.67%
AVAX-3.51%
KAITO-8.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大家一定要利用好自己手上@anoma 的測試碼,聽說外面生成碼30u搶着要😍!我想後面這個碼帶來的價值遠遠比這個高!
還有多少人真正一直建設Anoma,發推文沒有拿到測試碼的,可以在我推文留言,我會一一看,給到一些測試碼!
測試碼是有數量限定的,發完後面可能就沒了,所以才叫大家用好它!聽說是三萬個名額,現在參與的人數已經有一萬多人了!大家要多把握機會了!積分排名也能看到了,我比較穩,暫時100名以內!
然後團隊對咋們中文區的熱情也感受到了,也一直照顧中文區,後續會出更多的中文區專屬活動,或許也會放一些邀請碼,所以大家可以多多關注信息,建設!
現在熱度明眼可見的穩定!kaito 上面一周的熱度依舊是第一!
#Anoma # KAITO #yappers # KaitoYap
KAITO-8.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果不其然,Theoriq @TheoriqAI的熱度已經慢慢飆升了,從之前一直在後面默默無聞,現在直接衝到第二了!當然我也從曾經的榜一現在已經不知道去哪了😭
最重要是,Theoriq 有個社區新激勵活動,100 萬美金獎勵,就 7 月 23 日到 8 月 6 日這兩周,也是最後的機會了!
在平台發內容就能參與衝榜,@KaitoAI前 1000 名能分獎勵。
這兩周發的內容都會被記錄,和空投資格直接相關,有多了機會可以做了,大家自己把握吧!
因爲TGE將近了,不出意外就是八月初那個時間段了!
作爲Kaito @KaitoAI Capital Launchpad 第二個項目,估計也要正式上線了,官推也預告了!
然後AlphaSwarm 又升級了,這次升級我點個贊,接入了 KaitoAI 和 web3contrail,大家在 AlphaSwarm 裏就能直接換和WETH,不用再來回切頁面、手動復制粘貼地址,也不用反復籤名確認了,操作變簡單了,流程更順了,體驗好太多!這次 TheoriqAI 改得真不錯。
昨天官方也放了 $THQ 的代幣經濟學細節:
$THQ 的總量是固定的,一共 10 億枚
具體咋分:
核心團隊成員拿 24%,這部分不是一下子給完,得分 3 年慢慢給,而且前 1 年還不能動,得鎖着;​
投資者佔 30%;​
社區激勵有 18%,就是給用戶、貢獻者這些的;​
國庫留了
KAITO-8.13%
DEFI-4.2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今天帶大家看看Story 孵出 Poseidon 這個項目,a16z剛投資了1500萬美金,到底是想幹嘛?
我關注 Poseidon @psdnai有陣子了,最近看  @StoryProtocol 官方說 “爲啥要做這個孵化”,才算把它的邏輯搞明白。
簡單講就是,現在 AI 要用到現實場景裏 —— 比如機器人、自動駕駛這些領域,但缺能用的 “真實數據”,Poseidon 就是來解決這個數據問題的,而且它必須得依托 Story 現有的基礎才能運行。
爲什麼非要做這個事?
看看 AI 現在的發展方向就知道了,以前大模型想進步,爬爬網頁數據(比如 Reddit、維基百科這些)就行,但現在不一樣了,AI 得從線上走到實際場景裏 —— 比如自動駕駛得能應付暴雨天,機器人得真能鋪牀洗碗,這些本事靠網上爬來的數據根本練不出來。
就像 Meta 的 CTO 說過的:“網上東西再多,也模擬不出拿咖啡杯時的那種手感。
但現實裏的這些數據,問題其實不少:
想收集吧,不容易;就算收集到了,版權到底歸誰也說不清楚;
而且現在也沒個規矩,能讓提供數據的人拿到好處。
這正是 Story 想解決的問題,Story 從一開始就打算讓所有知識產權(不管是 artwork 還是算法)都能在鏈上確定歸屬、授權使用、分配收益,現在就把這套做法用到 “數據” 這個最關鍵的知識產權上。
Poseidon 就負責具體做事:
從手
IP-2.14%
SOL-6.45%
SUI-3.6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不是@anoma的測試碼都這麼火了嗎🤣,我看外面都有人一兩百U一個的賣了,要不還得說是你們!
我找項目方拿了一些,已經給了一些真正想加入建設的朋友們,大家記得用好自己手上的邀請碼哦!
再邀請制度出來之前,項目方不回再發邀請碼 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手上的邀請碼!
沒拿到的小夥伴也不要慌,邀請制團隊已經在內部最後決策了,到時候就會有測試碼出來了!
然後@anoma在@KaitoAI的排行榜又回到了第一的位置,熱度一直都是保持在的!
#Anoma # KAITO #yappers # KaitoYap
KAITO-8.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說什麼來着?我就說不能裝吧,@TheoriqAI第一的屁股還沒坐熱,榜單第一又沒了😭,變成老二了!
不過項目還是有很大的好消息的,繼 EspressoSys 之後,@KaitoAI官方又宣布了 TheoriqAI 成爲他們 Launchpad 的第二個項目!
這也不用多說了吧,也說明 Theoriq 和kaito的深度合作也正式開始了!TGE應該也在月底要來了,要麼就是八月初!
這項目我 從四月份就一直跟到現在了,看着團隊如此的重視中文區,重視社區成員,而且項目各個負責人執行力都是那麼高,很少見,隔三差五就開AMA更新項目進展!
對於測試網大家提的意見都有積極收集和採納修改,再加上一句項目方的有我真好,那我不得更愛了?
所以我現在只管努力,其他交給天意!
#KaitoAI # Theoriq #DeFi
KAITO-8.13%
DEFI-4.2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繼續跟蹤Anoma @anoma,很多人都在尋求測試碼,獲取方式也寫在文章了,剛好帶大家在深入了解一下,是什麼,怎麼玩,項目後續怎麼規劃的?會不會發NFT等等?
自推出一個月以來,@KaitoAI排名依舊穩二搶一,熱度就不用說了!
Anoma 剛上線測試網,目前是小範圍測試,之後會慢慢開放給更多人,不用急,關注進展就行,後期很多機會的,我後期也會爲大家爭取一些測試碼!
Anoma 的核心:不是區塊鏈,是 “Web3 操作系統”
最大特點:“你說需求,系統搞定”它不局限於某條區塊鏈,主打 “意圖框架”—— 比如你想 “用 A 幣換 B 幣”,不用自己選鏈、算手續費、手動操作,系統會自動找最優路徑完成。
不只是換幣,以後復雜的金融交易、甚至對接 AI(比如用聊天的方式提需求)都能支持,很靈活。簡單說就是 “把 Web3 的復雜操作變簡單,像變魔法一樣”,這也是它品牌裏 “法師” 形象的由來。
解決什麼問題?
現在區塊鏈開發難、門檻高,而且用起來麻煩(比如轉帳要手動籤名、授權),Anoma 就是想把這些步驟簡化,讓開發和使用都更靈活、更簡單
Anoma 怎麼推廣和運營?
靠 Kaito 快速讓人知道,選 Kaito 是因爲它能快速觸達大量用戶,既能讓更多人知道 Anoma,又能篩選出願意主動傳播、互動的核心用戶,攢第一批社區。
社區從小圈子慢慢擴大
先從 Kaito 排行榜前 100 的
B5.88%
KAITO-8.1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深夜花時間看完一姐@heyibinance幣安八周年的直播,心裏真的很暖,作爲一直關注幣安的人,聽一姐聊這些經歷,就像身邊老朋友講自己的成長故事,實在又有收獲,還能學到不少知識
開場時主持人提到比特幣 #BTC 剛創了新高,蠻是感慨,提到幣安八周年,一姐不由自主地開心起來,說像自己過生日一樣,突然就想起她 2013 年剛接觸比特幣的事,2013 年那時候她還是旅遊節目主持人,第一次接觸比特幣。
當時比特幣第一次漲到 1000 美元,有個投資人讓她給比特幣打廣告,她沒答應,因爲 “不了解的東西不能推”,或許這就是負責的表現吧!
之後她就自己去研究,讀了比特幣白皮書,一下子被打動了,她說,以前上學沒人教 “錢到底是什麼”,只說錢重要;但她覺得,互聯網能連起所有人,加密貨幣說不定能連起全球金融。
於是她就進了這行,那時候好多人覺得她瘋了,說這是騙局,但她覺得 “自己懂了、能判斷,就知道該走哪條路”——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換作是我,完全不懂的東西肯定不會碰,現在也還有很多人覺得加密貨幣是騙局,但看着比特幣突破新高、一步步被更多人認可,越來越多人加入加密行業,甚至全球不少政府層面都在調整策略,再想想她當年的堅持,就知道這個選擇沒有錯,也證明了她是對的。
一姐還說到早期的社區 ,那時候人少,大家都認識,Roger、Vitalik、CZ 和她自己,都像朋友一樣,有問題直接問,大家都會認
BTC-2.47%
BNB-2.93%
HOLD-9.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關注 Velo Protocol @veloprotocol 有陣子了,繼續給大家跟蹤一下,這項目在亞洲 Web3 的金融基礎建設裏確實有自己的分量!
它不是只做某一個單一功能,而是把代幣化資產、DeFi、支付和跨境外匯結算這些都捏到了一個生態裏,實用性很強,形成一個能打通的完整體系。
能走到這一步,背後的資源支撐很重要,Visa、正大集團、大華銀行這些大機構願意加入,說明 Velo 不僅合規上沒問題,商業落地的能力也得到認可了,更多合作夥伴可以看看:
安全方面也讓人放心,已經通過了 PeckShield 和 SlowMist 這兩家安全機構的審計。
而且 6 月 16 號它還登上了 Binance Alpha,Messari 的報告裏也把它列爲重點關注對象,能拿到這些 “認證”,不管是市場還是機構,對它的認可都是實打實的。
加上Velo 社區和用戶規模都在迅速擴大,整體生態已經覆蓋超 8000 萬用戶了,還在增加中!
再說說實際的業務數據,它們家那個叫 Universe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最近交易量到了 10 億美元,該說不說這規模還是挺大的了!
主要是它有個挺特別的點:把外匯永續合約弄到鏈上了,像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這些平時大家熟悉的外匯對,現在在它這就能交易,這在業內算是挺創新的,而且用起來也方便,24 小時都能操作,不用交 gas 費,還支持好幾個主流公鏈,現在在亞洲,
VELO-5.09%
DEFI-4.29%
GAS-6.77%
BTC-2.4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