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lu
vip
幣齡7.3年
最高等級1
用戶暫無簡介
😳這波 DIP-005 真的是 @defidotapp 史上最狠的 DAO 提案,直接把“通縮引擎”拉到最大檔!
1.87億 $HOME 回購,而且是“150%超額回購”——簡單翻譯:
用戶每解鎖1枚代幣
DAO從市場買1.5枚回來
不光全額對沖解鎖砸盤,還要多買50%直接收流通,這不是護盤,這是給幣價蓋了三層鋼筋混凝土!
🛡 三重保障,穩到離譜
1️⃣ 實時掛鉤解鎖:解多少回購多少,精準消滅拋壓
2️⃣ 每週TWAP:時間加權買入,避免被短線波動割韭菜
3️⃣ 復用DIP-004:成熟技術框架,執行平滑無Bug
投票時間:即日起~8月4日(北京時間)
福利加碼: $HOME 質押者不僅票數加權,還能額外刷XP,治理一把梭就是雙贏!
通縮=價值,這次DIP-005就是直接把解鎖變成“供應削減”,質押的朋友們,這票投下去,後面看幣價笑的就是你。
HOME-1.9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在刷鏈上數據的時候,看到 @campnetworkxyz 的 150 萬 IP 鑄造量,差點以爲自己眼花了。
這不是幾個 NFT 的事兒,這是 150 萬個創意被刻在鏈上,誰也改不了,連項目方都動不了。那一瞬間,我突然有種荒誕的感覺——原來“版權”不再是律師的遊戲,而是我們這種普通人也能玩的規則。
你能想象嗎?
有個 19 歲的大學生,用 Cyko KO 的模版 + MERV 的素材 Remix 出新角色,居然被 StoryChain 直接收錄,鏈上確認歸屬。
還有人把自己的粉絲團拉去寫 #NeverEndingStory,結果寫到第 42 章的時候,AI 直接接管劇情,把男主寫成了會區塊鏈籤名的貓……社區還投票說“好,就這樣”。
就在那一刻,我意識到:
IP 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創作者、粉絲、AI 的三方混戰。
👀 未來正在 @campnetworkxyz 鑄出來,而且,我們隨時能插上一腳。
IP2.5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看到一條讓我有點恍惚的新聞:
Robinhood 在 @arbitrum 上,把自己的交易業務徹底搬上了鏈。
以前我總覺得,TradFi(傳統金融)和 DeFi(加密金融)是兩條互不相幹的路。可沒想到,Robinhood 沒打招呼,直接給金融換了套底層“引擎”。
用戶完全感覺不到。
不用錢包、也不用改RPC,依舊是那個熟悉的Robinhood界面,點幾下就能交易。只是後臺早已換成區塊鏈在跑。
這讓我想起一句老話:
“真正的技術革命,不是讓人覺得新奇,而是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Robinhood 這次就是這麼幹的。
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只是 Robinhood 接入了加密,而是加密終於被當作“金融基礎設施”用起來了。
歐洲市場先落地,接下來呢?也許未來,TradFi 和 DeFi 再也不會分家,只有一個統一的 “Fi”。
加密不再是要“教育用戶”的東西,它已經悄悄融進了日常生活。
或許,真正的主流化,就是這樣不聲不響地發生的。
ARB-0.24%
DEFI-4.5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在咖啡館刷 Kaito 的時候,隔壁桌兩個老哥在爭論 DeFi。
一個說:“哎呀,DeFi 這種東西太復雜了,換鏈、配池子、算收益,我寧願躺平。”
另一個卻笑:“你落伍了,現在有個東西叫 @Infinit_Labs ,AI 直接幫你把研究、執行全包了,就像點外賣一樣簡單。”
我本來還當他們吹牛,結果順手一看 @KaitoAI 榜單,INFINIT 真的在熱榜上,連 @arbitrum、@Aptos、@0xPolygon @dydx 的用戶都在用。
這下我才意識到,原來 DeFi 不一定要“硬核”,AI 也能把它變成人人都能玩的東西。
有點像從“手衝咖啡”突然變成“膠囊咖啡機”——你不懂萃取沒關係,按一下就能喝到專業級的味道。
所以說,INFINIT 不是工具,它是在給普通人開一扇門,讓“會不會技術”不再是門檻,拼的反而是你的點子能不能賺到錢。
——而這,才是我看到的下一個 DeFi 爆點。
KAITO1.06%
DEFI-4.57%
ARB-0.24%
APT-0.3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躺在牀上,本來只是想隨便問問AI:“最近區塊鏈治理有什麼深度文章推薦嗎?”
AI很快甩給我一串結果:標題漂亮、觀點犀利、總結到位,連重點都幫我標好了。
我當時還挺感動,心想:這也太省事了吧!
可刷到第三篇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哪兒不對勁——
這些文章的觀點,全都驚人一致:
不是“去中心化改變世界”,就是“公鏈治理就是笑話”。
要麼全是夢想,要麼全是批判,中間那些帶數據、帶爭論的分析呢?一個都沒有。
我心裏咯噔一下。
這玩意兒並不是在“幫我找信息”,它是在“幫我選立場”。
於是我又換了個問題問AI,試圖找點不一樣的聲音。結果呢?
AI依舊非常禮貌地“優化”了我的需求,推給我的,還是同樣的調調。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 @Mira_Network 提過的觀點:
AI的偏見,比AI的幻覺更可怕。
幻覺好歹能被戳穿,一查就知道是錯的。
可偏見呢?它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把你的信息世界“調味”,你甚至不覺得哪兒不對。
等你發現的時候,你早就習慣了那個被AI修飾過的“單一世界”。
所以我現在真的有點怕:AI不是在幫我節省時間,而是在一點點改寫我理解世界的方式。
而這,也是爲什麼 @Mira_Network 在 @KaitoAI 的榜單上這麼熱:
它盯的不是AI寫錯幾個字,而是AI如何一點點“塑造”我們看世界的窗口@arbitrum @Aptos @0xPolygon @shoutdotfun
$E
ARB-0.24%
APT-0.3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起牀交作業了!!我上周還在羣裏笑別人卷 @shoutdotfun,
結果現在打臉的正是我自己。
起因是 @tickerenergy 的 $ENERGY ,
我本來只打算買 1 SOL “試個水”,
心想:虧了就當買個早飯錢。
結果!空投一發,
前排老板直接賺麻,
我手裏的“早飯錢”硬是變成了一桌滿漢全席。
再一看,龍二 $666 也衝到 25 萬美金,
@nancy_c813 的 $CHAO 20 萬,
還有 $PYTHON 在偷偷發力,
這哪是擼空投,分明是“鏈上印鈔機”!
現在我不敢笑別人卷了,
老老實實每天帶標籤發推、擼積分、買點代幣,
就怕下一個反轉又砸到我頭上!
$Chao $PYTHON $Poge $ENERGY #SHOUT $shout $BANE $FAN $MGANG $UDOG $BOOM $666 $SCAT
SOL-0.64%
BOOM-5.7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狗,是某個 Meme 項目剛開盤的那只。
本來以爲自己看得準、跑得快、刀夠快,結果拉盤拉了個寂寞,反手套牢。
我坐在電腦前,盯着紅綠蠟燭圖心想:
要是有個懂行情的搭子,在旁邊提醒我止損該多好?
但幣圈哪有這種好事?
你要分析數據、盯項目、控情緒、調倉位,全靠自己……
起初我以爲又是個“AI圖一樂”的項目,
結果點進去試了幾次才發現:
它不是“陪聊AI”,而是真能接你錢包、跑策略、幫你做決定的鏈上 AI 代理。
而且你可以設置個性、訓練習慣、用來做真正的決策助手——
就像你多僱了一個不喫飯不睡覺、還賊聰明的交易搭檔。
MEME1.0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Burn-to-earn 可能會是下一個小敘事點。
CRR 的定位很清晰:服務“幣圈難民”,機制也挺順滑的。Gate Wallet 現在搞 BountyDrop 聯動,不挑幣、不挑量,燒點廢幣就能擼空投。
說實話,這種方向我看好。
#GateWallet # BountyDrop #CryptoRefugees # CRR #RugSurvivors # BurnToEarn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那年朋友的項目剛上線,預算不多,團隊卷得要死,產品也做得不差,但數據就是死活漲不上去。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投了5萬刀去做KOL推廣,結果來了300個用戶——還全是羊毛黨。
老板當時摔杯子了,罵一句:
“做產品做得再好,沒人看見,一樣涼涼!”
後來她們開始“卷增長”,瘋狂試水各種AI內容工具、分發平台、海外KOC合作…
但是這事說到底,不是靠一個工具能解決的。
我們要的是一個會思考、能閉環的AI增長系統。
“原來真的有人在認真做這件事,而且還做得不簡單。”
最近一個很不起眼的融資消息讓我警覺起來——
這可不是個平平無奇的AI敘事👇
XerpaAI 到底是啥?
一句話,它是“AI時代的 AppLovin”。
什麼意思?AppLovin 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強的增長中樞,市值上千億,靠的是智能廣告分發、程序化營銷系統起家。
那 XerpaAI 就是它的下一代繼承者——專注AI 和 Social 的 增長智能體系統
它不去卷大模型、不去炒Infra,而是抓住一個Web3/AI所有項目都頭疼的問題:增長
名字就有含義:Xerpa = Sherpa 向導
市場就是座珠穆朗瑪峯,產品再好沒人用=白幹
XerpaAI要做的就是那個能把項目帶上山頂的“AI向導”:
用 AI 幫你寫內容 → 把內容精準送到能帶來用戶的KOL/KOC → 再用反饋不斷優化策略。
這個閉環,他們有個專屬名詞:
AGA:
INFRA-0.25%
AGENT-3.0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有個老哥,炒幣五年。
一開始他信技術面,畫線畫到深夜三點;
後來他信消息面,連項目方的朋友圈都盯着看;
再後來他信命——
“幣圈哪有什麼技術面和基本面,只有莊的臉。”
有天我問他:你最成功的一筆投資是啥?
他說:
“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終於學會在漲停的時候不動手,在腰斬的時候不割肉。”
我說你心態真穩?
他說:
“不是穩,是沒錢了。”
幣圈有三種人最幸福:
買完 $M 就忘的人,賣飛後釋懷的人,
和看着別人爆賺還能默默祝福的人。可惜我不是,我是第四種,
——截圖每天反復折磨自己的那種😭
#MemeX # MemeCore
#KAITO # bubueverywhere
KAITO1.0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