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专访 One Satoshi 创始人兼 CEO Roger Li:香港稳定币条例落地后 OTC 门店何去何从?
时间:2025 年 8 月 4 日
主题: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对 OTC 行业的影响及 One Satoshi 的应对策略
采访者:Alma(Techub News 创始人)
受访者:Roger Li(One Satoshi 创始人兼 CEO)
2025 年 8 月 1 日,香港正式实施《稳定币监管条例》,将 USDT、USDC 等「指明稳定币」纳入监管范围。条例明确禁止在无牌照情况下的稳定币要约、推广与售卖,并未提供过渡期,部分 OTC 门店被迫暂停业务,引发行业热议。Techub News 专访了 OTC 门店 One Satoshi 创始人兼 CEORogerLi,深度探讨这一条例带来的实际影响、业务应对及对未来合规路径的判断。
业务暂停,是主动选择还是无奈应对?
RogerLi:我们是 2021 年开始做 OTC 的,三年多的时间,从一个小门店拓展到遍布香港各区的多家门店。我们原本的业务中,有 50%-60% 是法币对 USDT、USDC 等稳定币的兑换。但 8 月 1 日条例落地后,我们就第一时间下架了这部分业务。
我们决定暂停,是出于对法律的尊重,也基于对公司员工与用户风险的考量。因为新条例里写得非常清楚:如果在业务过程中提供、要约、报价、宣传指明稳定币,即属于受监管的活动,一经查实将面临罚款甚至监禁。
尤其是条例强调「业务过程中」的要约行为,不管是企业名义,还是个人名义代为操作,都可能触法。如果员工代为交易,个人也有刑责风险。因此我们选择在没有拿到牌照前,停止相关业务。
那么 OTC 业务是不是就「死」了?
RogerLi:并没有。我们目前仍提供法币兑换主流加密货币的服务,比如 BTC、ETH、BNB 和 SOL 等。条例目前并未限制这些币种的兑换活动,只要不是稳定币,而且不是通过交易所撮合、不是发行商,就不在当前稳定币条例的约束范围内。
我们选择的币种也都是在香港持牌交易所对散户开放的主流币种,这代表它们在合规性、流动性上都相对可靠。我们并未暂停全部业务,而是将业务聚焦在目前仍允许的范围之内。
那未来是不是必须要拿牌才能继续?所谓的 VA Dealing 牌照是怎么回事?
RogerLi:我们理解,接下来整个行业将走向牌照化。政府正在就所谓的 VA Dealing(虚拟资产交易中介)牌照进行公众咨询,8 月底结束。
VA Dealing 牌照可以理解为 OTC 专属的合规牌照,不再是过去由海关发放的 MSO(货币兑换)牌照,而是由证监会统一监管。这个改变反映了政府希望将加密资产交易纳入类似证券市场的监管框架。
这个牌照的申请门槛不低。需要 500 万港币的注册资本,300 万的流动资金,加上 12 个月运营资金储备。如果一个公司每月运营成本是 200 万,那至少要准备 2,000 万港币。除此之外,业务模式必须清晰透明,还要避免托管客户资产,需要与持牌交易所进行背对背交易。
VA Dealing 牌照会不会像稳定币条例一样「突然生效」?有没有过渡期?
RogerLi:目前咨询文件显示,VA Dealing 牌照不会设过渡期,也不会有「视同已发牌」的安排。这意味着一旦法例通过,未持牌者必须立即停止相关业务。
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申请相关牌照,同时也与监管机构保持紧密沟通,希望在政策明确落地前完成准备,减少业务中断的影响。
你们是否认为监管太严了?比如现在连散户持有稳定币都要 KYC
RogerLi:我们认为监管方向是对的,关键是执行速度。香港政府的策略是「先严后松」,他们目前认为技术手段尚不足以支撑 AML(反洗钱)要求的实时监控,因此选择强制 KYC。
我们支持这个思路。过去几年我们主动要求客户做 KYC,虽然有些流失客户,但换来了风控安全。我们甚至拒绝过洗钱嫌疑的客户,因为我们认为长期稳健经营更重要。
稳定币是虚拟资产生态中很关键的一环,它既有支付属性,也具备清算和交易媒介的功能。要让它走向合规、服务更多实体场景,就必须接受监管。
那你们怎么看未来香港本地的合规稳定币?是希望港元稳定币、美元稳定币,还是离岸人民币?
RogerLi:我们欢迎任何合规稳定币。不论是港元、美元还是离岸人民币,只要背后有合法的用途场景、有实际业务支撑,One Satoshi 都愿意作为其二级市场的流通方去参与。
我们希望它们能接入我们已有的交易网络,实现全球不同币种之间的互换。这样发行方能快速获取市场流动性,我们也能拓展服务范围。
线下和线上业务,有何不同?
RogerLi:香港本地我们只做线下 OTC 门店。线上部分目前主要是海外业务,比如我们在东南亚帮一些公司提供币兑法币服务,这部分业务目前不受影响。
我们的线下门店除了交易功能外,还承担了大量用户教育工作。新用户往往对加密货币毫无了解,我们会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开钱包、怎么做自托管、怎么避免诈骗。我们还举办了很多免费的课程,也会请来讲者开设进阶课程。
你对那些「仍在营业」的 OTC 门店怎么看?
RogerLi:条例实施才几天,执法还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评论其他门店的合规性,但我们不愿承担那样的法律风险。
我们也不会因为别人违法而跟着去触法。我们坚守底线,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员工和客户。
你会给监管机构什么建议?
RogerLi:我们希望监管部门可以加快立法进度。这行业发展太快了,如果监管迟缓,很可能让香港错失建立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机会。
很多 Web3 企业观望香港,是因为政策方向明确,但真正落地的速度仍稍慢。立法越快,越能留住项目和资金,也能更早建立起一个有序、安全的市场环境。
最后,如果要给新入圈的用户一点建议,你会说什么?
Roger:第一,永远要学会自托管。把币放在交易所里只是「看到」而不是「拥有」,一旦平台出事,后果难以承担。
第二,别盲目追热点。很多用户喜欢买 meme coin 或新发行的代币,但缺乏对其基本价值的判断。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和教育,让大家学会研究项目、理解链上逻辑,而不是被情绪带节奏。
Web3 的本质是去中心化和用户主权,掌握知识和工具,才能真正参与其中。
采访总结:
在这场与 RogerLi 的长谈中,我们看到一家合规意识极强的本地 OTC 企业正在积极适应监管变化,也在探索香港作为全球 Web3 枢纽的新路径。One Satoshi 的选择,是很多从业者的缩影。
正如 Roger 所说:「坚守底线,是长期主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