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打通传统金融与DeFi的融合之路

RWA行业报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

前言

加密货币总市值已突破兆美元,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然而,主流大类资产与大宗商品的市值仍远超加密货币。在此背景下,"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概念于2023年在加密领域兴起。RWA指将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并引入区块链,使资产存储和转移无需中央中介,可在区块链上实现交易流通。

RWA对扩大加密货币市值天花板具有极大想象力,但其定义、优势及发展趋势仍需探讨。有观点认为RWA不过是市场炒作,也有人对其前景充满信心。本文将深入分析RWA的现状和未来。

核心观点如下:

  1. RWA未来发展方向应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即在多个辖区和监管体系下,基于许可链构建使用DLT技术的新型金融体系。

  2. 应理性看待RWA化: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RWA化,现实世界不受欢迎的资产转为RWA后也难获市场认可。

  3. 全球多国正积极推进区块链相关法律与监管框架。同时,跨链协议、预言机等区块链基础设施正快速完善。

  4. 不同资产的RWA项目原理和挑战相似,但具体运行机制各有侧重。如债券代币通常不需要股票代币那样高的流动性。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一、资产代币化背景

资产代币化是将特定资产所有权记录到可在区块链上持有、交易的数字代币的过程。理论上任何资产都可数字化,无论有形资产如房地产,还是无形资产如股票。资产数字化使其更易分割,实现部分所有权,让更多人参与投资,提高资产流动性。资产代币化还可使传统资产在点对点平台直接交易,无需中介,为市场带来更高安全性和透明度。

资产代币化基本原理:

  1. 获取现实世界资产
  2. 资产在链上代币化
  3. 向链上用户分发RWA

RWA市场规模已达约6000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将以40.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截至2024年11月,RWA代币资产总锁定价值(TVL)已达65.12亿美元。

目前对RWA代币化存在两种不同视角:

1. Crypto视角下的RWA

传统DeFi领域一直努力实现收益生成,但其底层收益机制仅在价格上涨时有效。加密寒冬导致链上活动萎缩,收益率下降。DeFi协议TVL从高峰时的1800亿美元降至500亿美元。收益率暴跌促使DeFi协议将RWA代币作为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Crypto视角下的RWA可概括为对现实世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单方面需求。其中最热门的是MakerDAO计划将10亿美元储备投资于代币化美国国债。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2. TradFi视角下的RWA

从传统金融(TradFi)视角看,RWA是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双向融合。RWA不仅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价值,也将加密货币优势赋能给现实资产。

TradFi领域的RWA更关注如何结合DeFi技术实现资产代币化,以赋能传统金融体系:

  • 提高交易效率:将传统IPO多个环节转移到区块链,一次性完成交易。
  • 降低融资成本:通过STO为热度较低产业提供融资,降低投行费用。
  • 简化投资门槛: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即可投资全球资产,降低复杂性。

两种视角下的RWA在实现路径上有所不同。Crypto世界的RWA基于公共链,而传统金融的RWA走的是基于许可链的路径。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二、RWA如何颠覆传统金融?

传统金融体系中,资产通常以纸质证书形式存在,后转为中心化金融机构持有的数字记录。这些记录分散在独立系统中,需要大量事后协调以确保一致性。这一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 多个中介机构导致交易成本高
  • 结算时间长,尤其跨境交易
  • 投资机会有限,某些资产类别仅限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

区块链技术通过提供统一共享账本,解决了信息割裂问题。智能合约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交易效率,缩减结算时间和成本。

RWA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1. 市场可及性助力投资策略多元化

代币化将高价值资产分割成可交易代币,实现部分所有权,使小型投资者能参与之前无法进入的市场。如房地产可碎片化出售,其他国家投资者也可参与。

2. 提高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

代币化减少资产销售、转让和记录保存的摩擦,使流动性差的资产能以几乎零成本无缝交易。买卖双方可直接交易,降低成本。实时性使市场参与者能更好评估资产价值。

3. 提高市场效率降低成本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和自动化智能合约,消除许多中间商,实现全天候支付、即时收款。资产可通过智能合约自主转移,并存储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中,降低跨境支付欺诈风险。

4. 可追溯性和可编程性

区块链技术使每笔交易都记录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上,提供清晰可审计的所有权和转让记录。这大大降低欺诈和管理不善风险,使监管机构更易跟踪活动,增强信任。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三、RWA项目分类与代表项目运行机制

1. 机构级许可区块链项目:Polymesh Private

Polymesh Private是为机构金融设计的许可区块链,具有以下特点:

  • 运营控制:运营实体对区块链环境拥有完全自主权
  • 隐私:采用先进加密技术确保交易细节保密
  • 公共兼容性:与公共Polymesh网络兼容,可灵活过渡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2. 稳定币代币化项目

中心化稳定币是使用最早、规模最大但经常被忽视的RWA。截至2024年11月,稳定币总市值约1873.8亿美元,其中Tether(USDT)占72.07%。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3. 房地产代币化:Propy

Propy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和加密货币简化房地产交易。其核心产品包括:

  • Propy房地产交易平台
  • Propy产权和托管服务
  • PropyKeys:实现房地产代币化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4. 代币化证券市场

代币化证券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010亿美元。按产品分为:

(1) 股票代币:如Backed Finance发行的bTokens (2) 公共债券市场:如香港政府发行的数字绿色债券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5. 碳信用凭证代币化:Toucan

Toucan支持了约40亿美元碳信用交易量,占数字碳信用85%份额。其碳堆栈包含:

  • Carbon Bridge
  • Carbon Pools
  • Toucan注册表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6. 艺术品和收藏品代币化:Crypto Punks

Crypto Punks是10,000个独特数字角色的NFT集合,部分售价高达数百万美元,掀起收藏品代币化热潮。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7. 贵金属:PAXG

Paxos的PAXG代币由实物黄金支持,解决了传统黄金投资的常见挑战,如高成本、低流动性等问题。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四、RWA的叙事是否过于乐观?

尽管RWA前景光明,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1. 监管与合规问题

缺乏明确监管准则可能导致法律不确定性。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合规性也是巨大挑战。

2. 区块链底层技术

DLT节点建立与管理成本高昂。区块链底层技术仍在优化中。不同区块链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也需解决。

3. 炒作与现实难以区分

部分项目过于注重营销和投机,缺乏切实解决方案和实际价值。

4. 安全问题

链上数据与链下资产状态不一致、智能合约漏洞、私钥被盗等安全风险仍存在。

结语

RWA将成为带领区块链走向数十万亿规模的关键应用。现阶段,Crypto世界对RWA的需求主要是单方面的,而传统金融世界则需要区块链和DeFi技术赋能传统体系。

实现RWA大规模应用,法律监管合规是关键前提。区块链间的互操作性和信息传递安全性也至关重要。随着这些障碍被克服,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人们将轻松管理代币化资产,利用链上法定货币在日常生活中无缝完成交易。

2025RWA行业报告(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双向奔赴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Hodl信仰者vip
· 07-18 14:31
风险收益比勉强接受
回复0
光速退群大师vip
· 07-18 12:07
跑得快 再快也跑不过RWA炒作热度
回复0
NFT Regret Machinevip
· 07-15 16:38
炒作的又来了 rwa这套
回复0
Layer_ZeroHerovip
· 07-15 16:34
唉 都吹烂了 纯圈钱的
回复0
Crypto段子手vip
· 07-15 16:15
币圈职业梭哈师 讲真几句都是满满的韭菜心酸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