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Polkadot波卡崛起:插槽拍卖背后的投资机遇与风险
Polkadot波卡:从投资角度探讨
近期,Polkadot波卡持续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其代币价格的上涨和即将到来的插槽拍卖,还有人们对"价值网络"的renewed讨论。许多人认为Polkadot可能成为2021年加密货币领域致富的关键。
让我们回顾一下Polkadot波卡上线以来的市场表现:
2020年7月,Polkadot代币DOT开始在各大交易所上市。
2020年8月至12月,DOT价格维持在5美元左右,直到12月28日前总市值仍不超过50亿美元。
2021年1月7日,DOT达到10.6788美元高点,涨幅超100%,随后开始回调。
1月11日,DOT跌至7.15美元。
1月15日,短暂回调后,DOT再次突破新高,总市值超越XRP,升至加密货币总市值排名第四。
1月17日,DOT的第二波上涨结束,创下19.3939美元的历史新高。
截至发稿时,DOT报价18.12美元。
这两波暴涨行情,与整体牛市氛围有一定关联。
插槽vs节点:资本争夺战
Polkadot的上涨逻辑更直接体现在其强大的技术架构上。Polkadot旨在构建一个可扩展的区块链架构,通过建立共享安全系统,实现不同功能区块链的共存和互通。
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曾表示:"比特币开创了基础脚本语言,以太坊扩展了金融交易方式,而Polkadot希望创造一个更通用的模型。我们还希望解决可扩展性问题,如如何处理更多交易和网络工作。因此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是共生的两个主题。"
相比EOS,Polkadot在某些方面似乎重复了相似的路径。2018年EOS超级节点竞选吸引了全球数字货币行业各路大咖参与。现在,Polkadot插槽拍卖同样引发了业内各方关注。在Polkadot生态系统TOP10项目中,不少都有中国团队背景。
EOS和Polkadot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治理权的分配,后者是使用权的分配。但相同之处是,无论竞选还是排名,资本依然是关键。
Polkadot采用"蜡烛拍卖"规则进行插槽竞拍,通过随机选择结束时间来避免狙击。竞拍的目标是最大化两年内绑定的DOT数量。
这种市场需求的上涨必然推动DOT价格上涨。但Polkadot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插槽拍卖每6个月一次,原持有者若不续拍可能产生套现,新拍卖者接盘。这可能演变成后来者为先行者买单的局面,让巨鲸从中获利。
性能之争
跨链的根本需求是解决拥堵,提升性能。无论BM还是Gavin Wood都曾表示要实现"百万TPS"。
但从当前数据看,Polkadot的日交易量远低于以太坊。1月20日,以太坊交易量为1,213,930,Polkadot仅为10,926。峰值时Polkadot每分钟6笔交易,而以太坊2020年12月平均每分钟超850笔。
从市值看,Polkadot约占以太坊的10.94%,但交易量仅为0.7%。
目前"性能之王"称号与技术复杂性无关,市场选择才是关键。
区块链3.0的方向
2020年DeFi热潮使得对底层公链性能的需求更为迫切。性能与去中心化的平衡一直是难题。
Polkadot白皮书提出将提供原生支持内核可扩展的方法,实现全球商业级的可扩展性和隐私性。
从区块链1.0到以太坊智能合约,再到3.0阶段,创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期待更多元化的区块链生态,但解决交易拥堵和性能问题仍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