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Web3技术人员规避传销共犯风险指南
Web3技术人员如何规避传销共犯风险?
近年来,随着Web3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和技术团队参与到区块链项目的开发中。然而,一些打着"去中心化激励"等旗号的项目,实际上运作着类似传销的机制,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
从近期的司法案例来看,即便技术人员未直接参与推广或资金运作,仅因开发了具有分层奖励结构的智能合约,也可能被认定为传销活动的关键参与者,甚至被视为组织者或领导者。
本文将从技术开发者的角度,剖析Web3项目中的刑事风险点和司法定性逻辑,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技术人员被追责的判断标准
在虚拟货币传销案件中,技术人员即使未直接拉人或募资,也可能因为为传销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而被追究刑责。司法机关判断是否构成传销共犯,主要看是否通过技术手段为传销模式的运行提供了实质支持,以及是否具备主观明知。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组织者、领导者不仅包括发起人,还包括"对传销活动的实施起关键作用的人员"。这为追究技术人员刑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有效辩护的关键要素
是否明知项目构成传销:需证明未实际接触或理解项目整体运作逻辑。
是否存在意思联络:应证明未参与项目整体设计,无联合开发或推广行为。
是否获取项目利益:若未持币、未获返利,可作为从轻情节。
开发内容是否具备中性:若为通用系统而非专门的返佣功能,可争取无罪处理。
实务建议
项目初期识别"三级返佣+静态收益"等传销特征。
明确技术边界,保留沟通记录、合同、代码等证据。
避免参与运营、推广等边缘行为。
发现资金问题及时止损,固定证据。
总之,Web3技术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在合作前识别项目风险、厘清职责边界,并做好证据留存,这是规避刑责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