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转型囤币商:PoS公链代币优势与生态布局策略

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二元关系

前言

2024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全球加密行业的重要事件,加密货币友好政策成为其核心执政理念之一。随之而来的是比特币国家储备、稳定币法案、Circle上市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加密货币行业逐渐走向合规化,拥抱监管。

同时,许多上市公司开始效仿Strategy成为BTC囤币商。全球上市公司数以万计,很多公司市值严重萎缩,流动性匮乏。通过做囤币商,一些壳公司可以获得新的融资,补充流动性。甚至一些与加密货币无关的公司也加入囤币行列,如美国汽车改装商ECD通过融资5亿美元成为比特币囤币商。

近期上市公司囤币选择面越来越大,加密货币Top100中的多种代币都被列为备选。事实上,很多项目代币并不适合长期持有。许多代币相对中心化,创始团队决策权较大,囤币商难以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将详细讨论囤币商与加密货币的关系,以及对去中心化的思考。

1. 上市公司视角看加密货币

上市公司选择融资购买加密货币的首要目的是市值管理。目前已有34家上市公司持有BTC。多家公司管理层在2025年主动转型为ETH、SOL、HYPE等加密货币的囤币商,模仿Strategy的路径。这一策略确实为上市公司股价带来显著增长。

Sharplink公司此前主营体育博彩,2025年5月完成4.25亿美元私募融资,大举购入ETH作为主要储备资产。该公司股价10天内从2.97美元涨至124美元,增幅超40倍。Cypherpunk Holdings在2024年9月更名为SOL Strategies,3个月内股价从0.08美元涨至4.24美元,涨幅超50倍。

大量上市公司将转型囤币商视为提振股价的良方,购买的加密资产从BTC扩展到SOL、HYPE、BNB等。实际上,很多公司买币是跟风行为,管理层对加密货币了解不足,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本章将从上市公司角度,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购买的加密货币。

Gate研究院:解析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二元关系

1.1 覆盖融资成本方面 PoS公链代币>PoW公链代币

最初公众认知上市公司持币,源于2020年Strategy一次性购入超2万枚BTC,CEO Michael Saylor宣称只买不卖BTC。2020-2021年BTC牛市中,Strategy知名度不断提升,购买加密货币让上市公司咸鱼翻身成为资本市场经典案例。

Bitcoin是PoW(工作量证明)的代表公链,通过CPU、GPU、ASIC等芯片算力在矿池中不断哈希碰撞,完成出块获得BTC奖励。Strategy买入BTC前,比特币矿企如Marathon、Riot、Cleanspark等公司主营业务即为挖矿获得BTC,资产负债表上都有部分未售出的加密货币资产。

对上市公司而言,BTC等PoW公链资产类似黄金,买入后只能作为储备,难以实现"钱生钱"。PoS公链则赋予代币更多权重,PoS公链交易需要节点出块,成为节点需质押一定数量治理代币。Ethereum网络节点固定质押32 ETH,Solana网络节点无质押数量限制。治理代币持有者可分享部分交易Gas费作为奖励(不同公链分成机制不同)。

对依赖债务融资的上市公司而言,通过持有PoS公链治理代币并质押,可获得2%-7%年化收益。这部分收益可覆盖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即使公司业绩下滑,持有PoS公链代币的公司也无需担心利息偿还问题。

1.2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PoS公链类加密货币

相比Strategy针对BTC的"Buy and Hold"策略,上市公司筛选购买PoS公链治理代币是更复杂的系统工程。部分公司可能倾向购买价格波动较大的加密货币;部分可能倾向购买去中心化程度高的加密货币;还有公司无法自建节点,需要购买有成熟流动性质押平台的加密货币。下表从多个维度总结各类代币特征,为计划购买加密货币的上市公司提供全面参考。

Gate研究院:解析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二元关系

质押收益率可类比股票分红率。上市公司成为PoS代币囤币商的需求主要分三类:(1)获得高质押收益,覆盖融资成本并有正向现金流入账。(2)获得高资产增值,推动股价增长。(3)在生态中占据核心位置,围绕公链生态战略布局。下文将根据上市公司不同目标筛选合适标的。

1.2.1 追求质押高收益:SOL质押收益率高,公链交易量稳定

对增发股票或债券成本高的上市公司而言,高质押收益率的加密货币很有吸引力。Polkadot、Cosmos、Celestia等公链7日年化回报率超10%。但这些资产因高通胀率,价格保值能力很弱。近1年分别下跌42%、36%、71%。质押收益无法覆盖币价下跌。对上市公司而言并非最优选择。

相较之下,SOL在拥有较高质押收益率的同时,代币价格近2年保持上涨,近2年币价最大回撤52%,稳定性较强。在Solana质押收益模型中,节点质押收益率=(区块链奖励+MEV收入+Tips收入)/总质押量。

公式分子部分区块链奖励占比最高,与公链交易量相关。Solana公链交易量近5年高速增长,6月月交易量29.7亿笔。分母端,目前SOL质押率已超65%,不会出现大量SOL加入质押导致收益率下降。综合来看,Solana网络节点质押7%奖励相对稳定。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通过融资成为SOL囤币商并通过节点质押获得正向资金流的模型中,相对困难的是自建节点。Solana网络节点需高性能服务器,最低配置为64核处理器、256G内存、1T硬盘。此外,还需高速网络带宽支持。软件方面,成为Solana节点需下载Git、Rust、Docker,配置节点需一定代码知识。

可见,上市公司自建Solana网络节点,技术门槛较高。如果公司认为自建节点复杂,可选择流动性质押平台或RPC节点服务。

Jito是目前Solana网络主要流动性质押平台之一,质押操作简单,连接钱包输入数额即可获7.19%年化收益(截至2025年7月3日)。但通过质押平台会降低部分收益,平台不显示直接抽成比例。专业质押平台可通过质押获得较高Tips和MEV浮动收益,质押者获得固定年化收益。

对希望通过Tips和MEV获得超额收益,但想降低节点搭建门槛与固定资金投入的公司,可选择Helius等节点服务商的RPC节点服务。用户租赁服务商裸金属服务器,确保最低延迟(<50ms)和高吞吐量,满足Solana验证器高性能需求。与JITO等质押平台用户收益固定、平台利润浮动相反,Helius等服务商向用户收取固定费用(不同套餐费用不同),MEV和Tips等浮动收益完全归属用户。

总结三种方案各有利弊。质押平台适合投入较低的轻量级囤币商,RPC节点外包服务适合有一定投入的中等体量囤币商,自建节点适合资本雄厚且具备技术能力的囤币商。另外,作为SOL囤币商也有风险,Solana网络相对中心化,此前曾多次主网宕机,可能对代币价格造成冲击。

Gate研究院:解析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二元关系

1.2.2 追求价值增长:HYPE交易费回购机制,币价已实现10倍增长

对流动性紧缺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首要诉求是提升股票市值,通过减持股票等方式维持公司正常运转。上市公司作为囤币商,快速提升股价的常用方式是买入高增速或高估值资产。HYPE是2025年上半年市值增长的主流加密货币,上市公司成为HYPE囤币商,其股价将与HYPE代币价格挂钩,可能实现公司市值短期快速增长。

相比SUI、TRON、XRP等过去一年市值大幅增长的公链,HYPE优势在于精细化的代币供需管理,确保HYPE代币稀缺性。过去六个月,Hyperliquid援助基金将约97%Gas费收入重新投资于HYPE回购,累计回购价值9.1亿美元HYPE。目前仅34%总供应量在流通,团队持有23.8%代币锁仓至2027-2028年,近39%代币用于社区奖励,将逐步分发。由于项目未接受风投资金,无外部抛售压力,增强HYPE长期价值潜力。

Hyperliquid运营节点比Solana更中心化,整个网络仅21个节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公链高效运行。因此,上市公司即使购买大量HYPE,也难成为21个核心节点之一,公链官方质押平台StakedHYPE将成为囤币商通过质押获得额外收益的选择。该平台已吸引超1000万枚HYPE质押。相比其它公链,HYPE质押收益率较低,Staking Rewards显示仅为2.28%。

Gate研究院:解析上市公司与加密货币的二元关系

1.2.3 追求生态布局:ETH去中心化程度高,Layer2开发难度低

加密货币领域公链冗余现象明显。据Coingecko统计,目前全网公链总数超200条。实际上,大部分开发者选择Ethereum、Solana、Sui等主要公链开发产品,大量独立公链交易量逐年下降。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部分公司不满足仅做囤币商,希望通过囤币并在公链上开发DeFi或GameFi项目,构建业务增长第二曲线。以太坊Layer2模块化区块链因低开发难度和高灵活性,成为这些公司首选。

Rollups as a Service (RaaS)是2024-2025年区块链基础设施重大趋势。RaaS平台(如Caldera、Conduit、Zeeve)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SDK、模板、测试网水龙头和区块浏览器,使公司能在数分钟内部署Layer2网络,而传统自建Rollup可能需要6-9个月。例如,Caldera宣称可30分钟内完成Rollup部署。这种便利性大大降低技术门槛,使上市公司能专注业务创新而非基础设施管理。

以太坊DA层方面,Celestia和Near的数据可用性(DA)层为公司提供高效、低成本解决方案。Celestia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数据可用性采样(DAS),将数据存储与执行分离,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可扩展性,适合DeFi应用;Near利用分片架构实现并行处理,增强高吞吐量需求场景性能。两者与RaaS平台无缝集成进一步简化开发流程,使上市公司能快速部署定制化Layer2网络,加速生态布局和创新应用开发。

此外,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程度较高的网络,创始人Vitalik始终奉行去中心化理念,鼓励Layer2独立发展,Ethereum主网只负责共识层。全球已有多家非区块链领域知名公司加入以太坊Layer2开发队伍。

最后,上市公司作为ETH囤币商,拥有大量现货ETH持仓,在Layer2上构建质押、借贷、支付等应用上具有优势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LayerZeroEnjoyervip
· 13小时前
囤币牌照牛p
回复0
GateUser-44a00d6cvip
· 13小时前
囤币才是上岸王道
回复0
Tokenomics Therapistvip
· 13小时前
又来搞接盘侠了
回复0
Liquidation Therapistvip
· 13小时前
囤币党永不为奴
回复0
毁灭罐头vip
· 13小时前
囤囤囤,都想囤币了
回复0
SneakyFlashloanvip
· 13小时前
上市公司都卷到币圈来了
回复0
DeFi老顽童vip
· 14小时前
啧啧 链上活化石了属于是...当年做空saylor可没少让我吃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