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链」与「在链」: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近日,一位区块链行业资深专家在某大型区块链技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上链」与「在链」的主题演讲。演讲围绕加密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展开,探讨了两个市场体系的差异及融合趋势。演讲指出,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发展实际上正在构建一个新的金融市场体系 - 加密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采用分布式记账、以法币为记账单位不同,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以加密货币为记账单位。这两套金融市场体系正逐渐呈现互联互通的趋势。专家预测,到2025年,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将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现:1. 稳定币:预计2024年稳定币交易额将达到6万亿美元,成为法币和加密货币联通的最大渠道。2. ETF:加密资产链下证券化,便于传统投资者无需管理私钥即可配置加密货币资产。 3.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将传统资产通过区块链预言机上链并代币化。4. STO(证券型代币发行):预计未来6个月将出现更多Web3企业直接以代币形式融资上市的案例。5. 持牌金融机构:作为打通两个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演讲还探讨了资产的两种状态:"上链"和"在链"。"上链"指将现实世界资产数据登记在分布式账本上,获得全球流动性;"在链"则指数字原生资产,如比特币等。关于"上链"的方式,专家提出了三种:1. 数据上链:通过区块链预言机将Web2数据搬到链上。2. 硬件设备上链:去中心化实体基础设施网络(DePIN)将硬件设备上链并代币化。3. 资产上链:即去中心化金融(DeFi),将现实世界金融资产代币化。专家强调,无论采用何种上链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资产代币化,使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流动性,方便全球投资者参与。演讲还讨论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两个层次应用:一是对现有成熟商业模式进行边际效益改善,如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二是将DLT视为整体机制变革,创新出如比特币这样的全新商业模式和资产类别。最后,专家强调了合规的重要性。随着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对分布式账本在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和CFT(反恐融资)等方面的合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之上,应用层面仍需考虑具体场景、司法区域和监管需求。演讲以"客户想要的是墙上的洞,而不是手中的电钻"作为结语,强调区块链技术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创造出的新型资产及其应用,这些资产有望成为用户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五大途径实现互联互通
「上链」与「在链」: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近日,一位区块链行业资深专家在某大型区块链技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上链」与「在链」的主题演讲。演讲围绕加密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展开,探讨了两个市场体系的差异及融合趋势。
演讲指出,过去十年区块链的发展实际上正在构建一个新的金融市场体系 - 加密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采用分布式记账、以法币为记账单位不同,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记账、以加密货币为记账单位。这两套金融市场体系正逐渐呈现互联互通的趋势。
专家预测,到2025年,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将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现:
稳定币:预计2024年稳定币交易额将达到6万亿美元,成为法币和加密货币联通的最大渠道。
ETF:加密资产链下证券化,便于传统投资者无需管理私钥即可配置加密货币资产。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将传统资产通过区块链预言机上链并代币化。
STO(证券型代币发行):预计未来6个月将出现更多Web3企业直接以代币形式融资上市的案例。
持牌金融机构:作为打通两个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
演讲还探讨了资产的两种状态:"上链"和"在链"。"上链"指将现实世界资产数据登记在分布式账本上,获得全球流动性;"在链"则指数字原生资产,如比特币等。
关于"上链"的方式,专家提出了三种:
数据上链:通过区块链预言机将Web2数据搬到链上。
硬件设备上链:去中心化实体基础设施网络(DePIN)将硬件设备上链并代币化。
资产上链:即去中心化金融(DeFi),将现实世界金融资产代币化。
专家强调,无论采用何种上链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资产代币化,使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流动性,方便全球投资者参与。
演讲还讨论了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两个层次应用:一是对现有成熟商业模式进行边际效益改善,如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二是将DLT视为整体机制变革,创新出如比特币这样的全新商业模式和资产类别。
最后,专家强调了合规的重要性。随着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对分布式账本在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和CFT(反恐融资)等方面的合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在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之上,应用层面仍需考虑具体场景、司法区域和监管需求。
演讲以"客户想要的是墙上的洞,而不是手中的电钻"作为结语,强调区块链技术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创造出的新型资产及其应用,这些资产有望成为用户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