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企业加密资产储备策略背后的推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从某科技公司率先投资比特币,到某媒体集团筹集25亿美元构建比特币国库,再到多家传统工业与科技巨头小规模试水稳定币或以太坊战略储备。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154家上市公司采用比特币战略储备;另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上市公司累计投入加密资产高达760亿美元。除了政府的加密友好政策以及某些公司的示范作用外,在背后支撑这一浪潮的,还有专注于机构级数字资产布局的加密风投与Web3基金。它们通过领投PIPE、可转债、反向并购等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加密货币买入、代币化股权、稳定币结算与链上国库管理等全方位解决方案。推动上市公司加密化的主力机构,已从早期的几家知名投资公司,扩展到包括多家新兴加密投资机构,近期越来越多的加密VC开始加入这一行列。## 主要参与机构及其战略### 某知名加密投资公司A该公司投资了多家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家由比特币布道者领导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正试图效仿某科技公司的策略,并得到了多家行业巨头的支持。投资公司A指出,这家公司的规模刚好足以利用所有资本市场工具,同时市值也较小,因此能够灵活地以更快的速度实现BPS的增长,并以更高的溢价进行交易。此外,投资公司A还领投了另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该公司正在借鉴某科技公司的策略,但将其应用于Solana。投资公司A认为,Solana是比特币的一个有趣替代品,原因包括:由于成熟期较短,其上涨空间可能更大;波动性高于比特币,这意味着利用这种波动性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其质押收益部分可以促进每股SOL的增长;由于目前可用的替代品较少,因此Solana拥有更多尚未开发的需求。除了支持持有比特币和Sol财库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A同样投资了美国首家以太坊数字资产财务公司。该公司由一位以太坊知名人士执掌的软件公司牵头推出ETH财库策略。### 某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公司B2025年5月,某媒体集团宣布通过发行15亿美元普通股和10亿美元可转债,筹集约25亿美元用于比特币国库建设。公司B不仅作为该笔债权与股权融资的财务顾问,同时也是主承销商之一,为公司设计融资结构并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此前,公司B已协助多家非加密原生企业开展加密支付与国库实验,并在若干SPAC合并中担任顾问,推动标的公司将数字资产纳入其战略资产配置。公司B于2024-2025年间累计参与超过8亿美元上市公司加密相关融资,涵盖股权投资、债务融资与顾问服务多个层面。### 某Web3投资公司C2025年7月,公司C宣布与一家餐饮和包装食品公司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公司C将向该食品公司的比特币国库收益策略投入高达1亿美元比特币。公司C的联合创始人也将加入该食品公司的"比特币愿景委员会",为其国库管理和收益优化提供战略指导。该食品公司于今年5月公布了其比特币资金储备计划,目标是在三年内购买5,000枚比特币,并在当月为其企业资金储备购买了21枚比特币。此外,作为在NFT热潮中崛起的Web3行业的知名投资者,公司C本身也在寻求赴美上市的机会。据报道,公司C正计划在纽约公开上市,力求抓住政府数字资产监管方式提供的"独特时机"。随着NFT和GameFi项目的衰退,除投资外,公司C最新的财务报告还显示其正向咨询服务转型,涵盖代币咨询、代币经济学、营销、上市咨询、节点运营和交易服务。### 某亚洲加密投资公司D2024年12月,公司D宣布推出规模1.5亿美元的基金,目标是为亚洲上市公司复制某科技公司式的比特币国库管理模式。基金将重点关注日本、香港、泰国、台湾和韩国等市场的上市公司。首个受益案例是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公司,后者在2024年股价飙涨逾1000%,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表现最佳的股票。今年5月,公司D通过与纳斯达克上市的香港奢侈品分销商的战略合并,进入公开市场并更名。此次合并使该分销商获得公司D的比特币专业知识,后者将参与该分销商的投资与国库管理。该分销商已宣布将采用比特币储备战略,并计划动用1.5亿美元资金支持亚洲市场上至少十家上市公司的比特币国库项目。日前,包含公司D在内的比特币投资者联盟,通过向韩国KOSDAQ上市软件服务商定向增发约58,862,249股新股,合计募资约2500万美元。该软件服务商计划利用新资本支持其日常运营,并在数字资产领域开展新的业务计划。### 其他参与机构除了上述主要机构外,还有多家加密投资公司参与了近期的重要交易。例如,在某健身器材公司宣布的总规模高达5亿美元的"FET代币国库"融资框架中,首笔5,500万美元由两家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在另一家游戏公司完成的4.25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中,也有多家知名加密投资机构参与。此外,一家由知名加密货币投资者创立的上市比特币财务储备公司完成了规模达7.5亿美元的首次融资,吸引了众多加密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这些交易反映了传统资本对高质量加密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展示了加密投资机构在推动上市公司加密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更多机构加入这一行列,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上市公司采用加密资产储备策略,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上市公司加密化浪潮:投资机构推动数字资产储备策略
上市企业加密资产储备策略背后的推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从某科技公司率先投资比特币,到某媒体集团筹集25亿美元构建比特币国库,再到多家传统工业与科技巨头小规模试水稳定币或以太坊战略储备。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已有154家上市公司采用比特币战略储备;另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上市公司累计投入加密资产高达760亿美元。
除了政府的加密友好政策以及某些公司的示范作用外,在背后支撑这一浪潮的,还有专注于机构级数字资产布局的加密风投与Web3基金。它们通过领投PIPE、可转债、反向并购等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加密货币买入、代币化股权、稳定币结算与链上国库管理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推动上市公司加密化的主力机构,已从早期的几家知名投资公司,扩展到包括多家新兴加密投资机构,近期越来越多的加密VC开始加入这一行列。
主要参与机构及其战略
某知名加密投资公司A
该公司投资了多家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家由比特币布道者领导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正试图效仿某科技公司的策略,并得到了多家行业巨头的支持。投资公司A指出,这家公司的规模刚好足以利用所有资本市场工具,同时市值也较小,因此能够灵活地以更快的速度实现BPS的增长,并以更高的溢价进行交易。
此外,投资公司A还领投了另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该公司正在借鉴某科技公司的策略,但将其应用于Solana。投资公司A认为,Solana是比特币的一个有趣替代品,原因包括:由于成熟期较短,其上涨空间可能更大;波动性高于比特币,这意味着利用这种波动性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其质押收益部分可以促进每股SOL的增长;由于目前可用的替代品较少,因此Solana拥有更多尚未开发的需求。
除了支持持有比特币和Sol财库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A同样投资了美国首家以太坊数字资产财务公司。该公司由一位以太坊知名人士执掌的软件公司牵头推出ETH财库策略。
某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公司B
2025年5月,某媒体集团宣布通过发行15亿美元普通股和10亿美元可转债,筹集约25亿美元用于比特币国库建设。公司B不仅作为该笔债权与股权融资的财务顾问,同时也是主承销商之一,为公司设计融资结构并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
此前,公司B已协助多家非加密原生企业开展加密支付与国库实验,并在若干SPAC合并中担任顾问,推动标的公司将数字资产纳入其战略资产配置。公司B于2024-2025年间累计参与超过8亿美元上市公司加密相关融资,涵盖股权投资、债务融资与顾问服务多个层面。
某Web3投资公司C
2025年7月,公司C宣布与一家餐饮和包装食品公司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公司C将向该食品公司的比特币国库收益策略投入高达1亿美元比特币。公司C的联合创始人也将加入该食品公司的"比特币愿景委员会",为其国库管理和收益优化提供战略指导。该食品公司于今年5月公布了其比特币资金储备计划,目标是在三年内购买5,000枚比特币,并在当月为其企业资金储备购买了21枚比特币。
此外,作为在NFT热潮中崛起的Web3行业的知名投资者,公司C本身也在寻求赴美上市的机会。据报道,公司C正计划在纽约公开上市,力求抓住政府数字资产监管方式提供的"独特时机"。随着NFT和GameFi项目的衰退,除投资外,公司C最新的财务报告还显示其正向咨询服务转型,涵盖代币咨询、代币经济学、营销、上市咨询、节点运营和交易服务。
某亚洲加密投资公司D
2024年12月,公司D宣布推出规模1.5亿美元的基金,目标是为亚洲上市公司复制某科技公司式的比特币国库管理模式。基金将重点关注日本、香港、泰国、台湾和韩国等市场的上市公司。首个受益案例是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公司,后者在2024年股价飙涨逾1000%,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表现最佳的股票。
今年5月,公司D通过与纳斯达克上市的香港奢侈品分销商的战略合并,进入公开市场并更名。此次合并使该分销商获得公司D的比特币专业知识,后者将参与该分销商的投资与国库管理。该分销商已宣布将采用比特币储备战略,并计划动用1.5亿美元资金支持亚洲市场上至少十家上市公司的比特币国库项目。
日前,包含公司D在内的比特币投资者联盟,通过向韩国KOSDAQ上市软件服务商定向增发约58,862,249股新股,合计募资约2500万美元。该软件服务商计划利用新资本支持其日常运营,并在数字资产领域开展新的业务计划。
其他参与机构
除了上述主要机构外,还有多家加密投资公司参与了近期的重要交易。例如,在某健身器材公司宣布的总规模高达5亿美元的"FET代币国库"融资框架中,首笔5,500万美元由两家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在另一家游戏公司完成的4.25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中,也有多家知名加密投资机构参与。
此外,一家由知名加密货币投资者创立的上市比特币财务储备公司完成了规模达7.5亿美元的首次融资,吸引了众多加密风险投资公司的参与。
这些交易反映了传统资本对高质量加密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展示了加密投资机构在推动上市公司加密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更多机构加入这一行列,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上市公司采用加密资产储备策略,进一步推动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