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探讨DeFi发展极限:加密规模法则的启示
加密规模法则:探讨DeFi的发展极限
大模型领域的规模法则似乎正在超越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快速消耗其增长潜力。如果各个领域都存在规模效应的上限,那么区块链行业也不例外。在以太坊Layer 2进入发币阶段、Layer 1重新成为焦点的当下,我们不妨借鉴规模法则,探讨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极限。
全节点规模的硬性限制
从全节点数据规模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各公链之间的差异。Solana目前拥有约1500个节点,在去中心化和共识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其400TB的全节点数据量位居公链/L2之首。相比之下,以太坊自2015年创世以来,全节点数据量仅为13TB左右,远低于Solana。而比特币更是将数据增长严格控制在硬件扩张曲线之下,643.2GB的数据量堪称艺术品。
硬件领域的发展也面临瓶颈。CPU、GPU和存储技术的进步正在放缓,这意味着公链底层硬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维持现状。面对这一挑战,以太坊专注于生态优化和重构,而Solana则继续追求极致性能,但400TB的节点规模已经难以让个人参与者负担。
代币经济系统的极限
以以太坊为基准,我们可以粗略估计公链经济系统的极限在3000亿美元左右。这并非绝对上限,而是当前市场的最优解。从《规模》一书中引入超线性和亚线性规模缩放概念,我们可以观察到以太坊价格走势中的这两种现象。
DeFi收益率也呈现出一定规律。从UST的20% APY到当前某些稳定币项目的5%左右,DeFi收益捕获能力正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万亿级RWA资产上链可能会进一步降低DeFi平均收益率,符合亚线性规模缩放法则。
结语
区块链发展十余年来,公链间的差异仍未完全弥合。比特币日益与链上生态脱节,而链上信誉和身份系统的不成熟导致超额抵押模式成为主流。稳定币和RWA本质上是链下资产的杠杆式上链,反映出链下资产仍具有更高可信度。
在当前的链上规模法则下,我们可能已经触及到某种增长极限。无论是DeFi的繁荣还是以太坊的诞生,都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未来区块链技术如何突破这些限制,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