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不到三个月,Adobe摇身一变:从“AI大输家”成了“AI大赢家”,AI时代“谁是赢家”有答案了?
原文:华尔街见闻
三个月前,当AIGC平台Midjourney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像摄影时,市场以为这是Adobe的末日。
然而,面对AI的挑战,这家创意软件龙头的转向果断而迅速。AI不仅没有拖累Adobe的业务,还成了其收入增长的催化剂,“AI大输家”摇身一变成了“AI大赢家”。
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3月份,Adobe推出了差异化AI创作辅助工具“萤火虫”(Firefly),该工具主打协助而非“取代”创作者,且注重对创作者权益的保护,因此不像其他AIGC工具那样,容易被专业创作者抵制。
自推出以来,萤火虫已经过多次更新,且即将接入Google旗下AI聊天机器人Bard,Adobe还在于6月初开放了萤火虫的付费TOB版本。
萤火虫点亮了Adobe的财报,今年2季度,Adobe本季营收48.2亿美元,录得10%的同比增长,超出华尔街预期,尤其令市场振奋的是,Adobe上调了全年营收与利润指引,并表示AI对业务的提振将在三四季度财报中进一步体现;且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反复强调,Adobe的技术创新能够“引领AIGC新时代”。
随着Adobe旗下PDF阅读软件Acrobat Pro率先提价40%,有市场分析指,随着AI功能的加入,更多Adobe软件也即将提价。
瑞银将Adobe 12个月目标价从370美元上调至440美元,并指出Adobe的反弹主要是由其从“AI输家”到赢家的身份转化所推动的。
Bernstein的分析师Mark Moerdler指出,展望未来AI服务带来的业绩验证,能不能成功收购Figma对Adobe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它的增长动力已经足够坚实。
AI可能强化而非取代现有行业垂直应用
6月初,OpenAI CEO Sam Altman在伦敦与AI公司HumanLooop的CEO进行了闭门探讨,根据极客公园整理的泄露出来的谈话纪要,Sam Altman谈到了OpenAI未来的商业化路径:
未来的应用趋势是大模型的功能嵌入更多APPs,而不是在ChatGPT上生长出更多插件,因为现实中大多数插件并没有呈现出 PMF(Product / Market Fit,即产品市场匹配)
ChatGPT插件让许多开发者感到兴奋,但 Altman认为,这些插件不会很快发布。除了Brosing插件之外,其他插件的使用情况表明还没有 PMF(Product/Market Fit)。他指出,很多人认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应用程序位于ChatGPT之内,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ChatGPT存在于应用中。
也就是说,此前市场上关于垂直应用被AI取代的假设可能不太成立,Adobe的翻身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萤火虫所呈现出来的AI+创意及数字体验应用的强大功能结合,能帮助用户提升设计的效率,突破创意的边界,使其在爆发式内容需求当中延续优质的创意活力,从而填补想象力与画布之间空白。
这是纯粹的AIGC应用无法做到的,后者也不具备其广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友好的创意辅助能力。